深层逻辑解析:苹果、亚马逊财报亮眼,市场反应为何差异巨大?
引言:7 月 31 日,苹果与亚马逊相继披露 2025 财年第三财季财报,市场反应呈现鲜明反差:苹果iPhone与服务业务双增长超预期,盘后股价微涨;亚马逊虽净销售额与利润规模扩张,但因营收(总营收)未达预期及利润指引偏谨慎,盘后股价大跌逾 7%。这种分化背后,折射出了AI浪潮下消费电子与云计算领域不同的增长逻辑与市场预期。
苹果 2025 财年第三财季:稳健增长的 “双引擎” 验证
核心数据与亮点
·总净营收 940.3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创 2021 年 12 月以来单季最大增速;净利润 234.34 亿美元,同比增长 9%,每股摊薄收益与营收均超华尔街预期,延续 “连续 8 季度每股收益超预期” 的强势表现。
·核心业务双发力:iPhone 营收同比增长 13%,作为硬件基本盘持续贡献流量入口价值;服务收入(含 App Store、Apple Music 等)同步增长 13%,高毛利特性使其成为利润增厚的关键,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大中华区回暖:营收 153.69 亿美元,同比增长 4%,为两年来首次同比上升,政策补贴与消费者换机需求提前释放成为主要驱动力,印证高端消费电子需求边际改善。
市场反应: 财报发布后盘后股价上涨近 1%,反映市场对其 “硬件 - 服务” 闭环韧性与中国市场复苏的认可,“确定性增长” 获得溢价。
苹果的潜在风险提示
** **
尽管当前表现稳健,苹果仍面临两大长期挑战:
·额外的关税: 苹果一直在通过转移生产来缓解这个问题,甚至提前备货以赶在关税截止日期前完成。但这类措施难以完全抵消关税带来的冲击。
·监管挑战: 谷歌每年向苹果支付超过200亿美元,以确保其搜索引擎成为默认选项,这项业务面临美国司法部反垄断调查。欧盟《数字市场法》实施,迫使苹果逐步开放App Store生态,这或将动摇其依赖多年的30%“应用税”抽成模式。不过,监管影响需要多年才能显现,苹果公司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整和应对。
亚马逊 2025 财年第三财季:净销售额高增与预期差的博弈
** **
核心数据与分歧点
·净销售额 167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剔除汇率影响 12%);净利润 182 亿美元,同比增长 35%;每股摊薄收益 1.68 美元(上年同期 1.26 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超出预期,展现盈利韧性。
·预期差引发波动:尽管净销售额与 EPS 亮眼,但第三财季总营收未达分析师预期,且对后续营收的展望亦未达标;叠加运营利润指引(155-205 亿美元)低于分析师中位数预期(194 亿美元),市场对其成本控制与利润释放节奏产生短期疑虑。
·核心业务韧性:AWS 云业务同比增长 17%(剔除汇率),符合预期,显示云计算作为核心增长极的稳定性,尤其 AI 基础设施需求(如大模型算力服务)持续贡献增量,但短期被利润指引的谨慎情绪覆盖。
市场反应: 盘后股价大跌逾 7%,反映 “当期业绩达标但未来确定性不足” 的预期分歧,高增长与利润平衡的博弈成为焦点。
深层逻辑:消费电子与云计算的增长路径差异
1.苹果:“确定性” 驱动的稳健扩张
苹果的增长逻辑在于 “可预测性”:iPhone 作为流量入口支撑服务业务高毛利变现(服务收入占比已近 30%),中国市场回暖进一步夯实硬件基本盘,叠加 1330 亿美元现金储备提供的抗风险能力,为市场提供明确的增长预期。这种 “硬件稳 + 服务增” 的组合,精准契合当前市场对 “确定性” 的偏好。
2.亚马逊:“高增长与利润平衡” 的博弈
亚马逊的核心矛盾在于 “规模扩张与利润兑现的节奏错配”:净销售额高增印证电商与 AWS 的规模效应,但总营收未达预期、利润指引偏谨慎,暴露成本端压力(如 AWS 的 AI 研发投入、物流体系升级)。市场对云计算行业的考核已从 “增速优先” 转向 “盈利质量优先”,AWS 的 17% 增速虽稳,但利润释放不及预期直接触发情绪宣泄。
3.行业趋势映射
消费电子领域,苹果的表现印证 “高端化 + 服务化” 仍有韧性,中国市场回暖暗示消费电子需求边际改善;云计算领域,AWS 的增速反映行业仍处增长期,但竞争加剧(微软 Azure、谷歌 Cloud)与成本压力倒逼市场更关注 “增长的盈利性价比”。
总结
苹果与亚马逊的市场反应分化,本质是 “确定性溢价” 与 “成长不确定性” 的市场定价差异。对苹果而言,服务业务渗透与中国市场复苏将是后续关键;对亚马逊而言,AWS 能否在 AI 云服务中形成差异化优势、并平衡研发投入与利润释放,将决定估值修复节奏。这一对比也揭示:在 AI 红利落地期,“增长的质量” 比 “增长的速度” 更能影响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