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诺赛科杀入英伟达生态圈,GaN概念会疯到何时?
8月1日,英诺赛科(InnoScience)以一则消息引爆市场,被英伟达正式纳入其800V高压直流电源架构(800V DC power architecture)电源架构芯片供应链,成为该领域唯一入选的中国公司。这条重磅消息直接推动公司股价在港股市场狂飙,盘中最高涨幅64%,收涨31%。

对于合作细节,英诺赛科回应表示,与英伟达的合作已有一段时间,公司主要凭借高功率密度 GaN-on‑Si 功率器件技术入围。不过,目前合作尚处于测试阶段,暂未产生实质性订单。因公司正处于半年报发布阶段,不便对此次合作前景与影响作出回应。
英诺赛科成立于2015年,主营业务聚焦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芯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消费电子、通信基站及数据中心电源等领域。公司目前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8英寸GaN-on-Si产线,技术优势突出,快速成为国内GaN产业龙头企业之一。
然而,就在投资者高歌猛进之时,德国却冷不丁给出一记“闷棍”——同日德国慕尼黑法院宣判英诺赛科侵犯了英飞凌(Infineon)的GaN技术专利,要求其停止在德国境内销售并支付赔偿。两条截然相反的信息,让投资圈热议不绝:英诺赛科到底值不值得重仓押注?
GaN热潮滚滚,英诺赛科卡位成功
GaN(氮化镓)产业为何如此火热?核心原因是它代表了半导体材料的一次重大飞跃,性能远超传统硅基产品。英诺赛科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8英寸GaN-on-Si产线,技术优势明显,产品线覆盖15V至1200V广阔区间,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车、AI服务器、快充电源等核心产业。
英伟达推出的800V高压直流电源架构,几乎是未来数据中心架构升级的标准配置,与传统 54 V 电源系统相比,800 VDC 架构在效率、散热、可靠性方面显著提升,在 AI 运算能力上可支持约 100 倍至 1000 倍增长,功率密度大幅跃升。英诺赛科能够进入英伟达核心供应链,意味着国产GaN技术首次获得国际顶级厂商的权威认可,更代表其技术实力达到全球一流水平。
然而,德国法院此次的专利诉讼提醒市场:技术竞争之外,GaN赛道同时也是知识产权的血腥战场。英飞凌拥有大约450多个GaN专利族群,此次获胜显示出其强大专利壁垒,未来或将对英诺赛科的欧洲布局构成实质性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英诺赛科曾在美国市场成功击败了竞争对手Efficient Power Conversion Corporation(EPC),赢得专利诉讼胜利,显示出强劲的技术与专利应对能力。但在德国市场的受挫,势必使公司短期内调整欧洲市场战略,重新考量布局方向。
如何看待英诺赛科风波?
一、短期GaN概念爆炒难免
毋庸置疑,英诺赛科被英伟达选中为供应商,无疑给GaN产业链概念股加了一把猛火。市场最不缺的就是对概念和明星企业的热情,GaN题材股近期必定再掀高潮。短线资金疯狂入场炒作不可避免,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产业链上下游,尤其是封测、电源模块及应用端公司的短期行情。
二、中期风险不可掉以轻心
德国法院的专利诉讼虽非致命,但敲响了专利风险警钟。尤其是对主打欧美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未来面临的国际诉讼风险将日益严峻。投资者在选择标的时,务必要看清楚企业的专利布局和诉讼风险控制能力,避免资金深陷专利纠纷的泥潭。
三、长线价值仍然值得押注
尽管面临专利争议,但英诺赛科此次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不仅代表自身技术过硬,也证明GaN产业与AI、电动车等高景气赛道深度融合。长期而言,GaN芯片的市场空间巨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仍具备强劲的投资价值。
具体投资布局上,建议采取以下策略:

市场的兴奋总是短暂的,真正决定企业命运的永远是技术实力和长期战略。英诺赛科近期之暴涨,虽有英伟达的背书,但真正支撑股价的还应是技术兑现和长期盈利能力。
GaN产业虽热,但热潮之下必有陷阱。德国专利诉讼给市场提了个醒:产业风口再大,基础不牢也可能一夜崩塌。A股投资者务必擦亮眼睛,分清楚哪些是短期炒作,哪些才是真正的长期价值。
GaN很性感,但专利风险也很冷酷;短线可跟风追逐,中线务必擦亮眼睛,长线更需精准押注。别轻易上车,更别轻易下车,选对的公司才是真正的财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