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

加税并非“黑天鹅” ,将成布局“无价宝”

作者: 预见大模型 AI技术 高端材料 HBM AI芯片 #AI芯片 #AI技术 #高端材料 #HBM

原文链接: https://www.yjnt111.top/article/127

加税并非“黑天鹅”,将成布局半导体的“无价宝”?

一、利空背后 早有预期

在九点半开盘前,很多人对市场是比较忐忑的。

因为懂王刚刚发话,表示会对进口到美国的芯片和半导体,征收100% 的关税。但如果是在美国生产,或者承诺在美国生产的企业,将无需缴纳关税。

矛头指向很明显了,国内的芯片半导体厂商会不会受到利空冲击,从而导致市场份额尽失呢?恰好A股市场最近的半导体芯片等科技成长主题,堪称“风头正劲”。“中证半导体”指数刚刚刷新年内行情新高,接下来有机会冲击历史高位水平。现在最怕的事情,就是外围政策黑天鹅的魅影。可以想见,如果此次利空效果放大,并在场内全面发酵,强势板块顶部高位出现大幅调整后,对刚刚站稳3600点的大盘,所造成的冲击和影响,真是不可估量啊。

但开盘之后,大家发现,有点多虑了。市场反馈方面,“中证半导体”指数用高开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态度,盘中涨幅还出现了加速迹象。板块当中超九成个股,都在上涨。

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特朗普加税的讯息,不是利空吗?

要我说,利空确实是利空。但是如果市场已经提前解读,或者说已经提前消化了利空的影响,并且外围承接资金踊跃性高,还继续看好后续业绩表现的话,就会直接接货入场,根本不给后来者低位建仓的机会,反而会刺激场内情绪的进一步沸腾,这也就是股市里的那句老话“该跌不跌 理应看涨”的魅力了。

那现在要做的事情,就简单了。搞清楚这次加征关税的消息,是突发的,还是特朗普蓄谋已久的呢?并且判断出板块目前的成长空间如何,最后制定好投资策略,并严格执行,就OK了。

当前从公开信息和市场反馈,都可以得出结论,特没谱选择对芯片和半导体加税的政策,是一场“事先公布”的利空。因为特朗普“二进宫”之后,“让制造业回到美国”正成为其关税政策的核心诉求。选择半导体芯片,作为扩容制造业产业从业者规模的重点领域,采取巨额补贴与政策扶持的手段并行,来逐渐补齐供应链短板,也是政策出台的初衷。

选择拿“半导体芯片”领域来出手,也是美国政府大势所趋下的“无奈选择”。当前,东亚地区吸收了全球80%的芯片产能,而中国在全球业界影响力的占比,更与此前不可同日而语,这种产能区域分配的强烈差异,无疑会让在芯片设计领域占优的美国耿耿于怀。自己碗里的饭,被曾经看不上眼的对手,逐步瓜分,这口气这么咽得下呢?于是,美国商务部此前就放出大话,声称到2030年,全球五分之一的最先进处理器将由美国制造,到2032年,全球约30%的先进芯片供应将来自美国本土。

这样看来,政策出手只是时间问题了。美国业界重点厂商,也都早就对此类政策出台,做出了未雨绸缪之举。像苹果之前就宣布,计划在未来四年内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本周更表示,千亿美元的投资的制造计划,目的就是把将更多苹果生产链路,回归到美国本土。据悉,其“美国制造计划”的合作伙伴,还包括玻璃制造商康宁公司、应用材料公司、德州仪器公司等。英伟达等大厂也相继在今年二季度表示,未来会在美国投资600到5000亿美元不等的规模,来加大投入,更说明特朗普的加税举动,早成“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了。

二、产业周期共振 为国产厂商赐机遇

但说实话,产业政策是引线,最终能不能发生产业方向的重要转移,还要遵循后续周期运行的客观规律。事实上,美国本土目前并不生产智能手机等终端,那么,想要将这么复杂的供应链迁回本土,就“绝非一日之功”。

这无论从内因,还是外部对手的竞争实力方面,都决定了,美国想要重新在科技产业强国的竞争中,取得遥遥领先的优势地位,实现概率实在是太低了。从它自身的产业布局方向上看,远水就接不了近渴。毕竟,现今全球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生态系统,就集中在亚洲和欧洲。美国制造产能的布局还缺乏先天基础,加征关税之后带来的上游材料与设备的通胀之轧,也让国际对手完全可以从容选择中国等其他强势伙伴。政策利器,反而成为了把潜在客户送给对手,被中国厂商所喜闻乐见的“无价宝”。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就做出过测算估计,认为如果特朗普政府所推行的高额关税政策持续,将导致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价格短期上涨18.2%,长期上涨7.7%,这样看来,产业不一定会有政策红利,美国物价的通涨苗头,但又要浮起来了。

况且,作为一个高度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半导体芯片领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在芯片制造环节,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和工程师,麦肯锡就预计,未来5年美国半导体行业存在59000至77000名工程师缺口。况且,地球人都知道,无论是哪个行业,培养人才,尤其是顶尖人才,还有其周期的差异。有周期,就需要有耐心,而这份政策出台的初衷,显然并不太具有长期主义的意味。而且,科技芯片行业从业者当中,优秀人才的规模和数量,最终会决定行业发展的上限,这也不是光靠调整关税幅度等举措,能影响得了的。

该政策出台的设想很“理想”,但骨干的现实决定了,此政策想要达到见效,需要有足够巨额的政府补贴和技工人力支撑,否则产品价格将大幅上涨,消费者和投资者将立即感受到通胀冲击和市场萧条的恶性双杀。现今即使是美国整机厂商,短期也会受到政策的抑制,后续要么承担重税,要么投入巨资重建本土产线。

具体到市场关注到较高的核心上市公司,理论上确实有可能遭到政策的“绊脚石”。像在关税支出加大后,很可能会加大相关厂商的训练成本。以meta计划采购的35万片H100 GPU为例,按每片2.5万美元计价估算的话,关税上调后,将一举增加近9亿美元的采购成本。长此以往,这种成本压力势必会蚕食相关企业的利润率,甚至有可能导致AI产业的研发周期拉长,从而引发投资规模缩减。

所以说,用“搬石砸脚”来形容可能出现的政策效果隐患,应该一点也不过分。说到这里,我们还应该敏锐地将视线聚集到到国内半导体芯片行业的发展现状当中。外围政策有利刃,国内政策则有真金白银。近年来,包括北上广深等多个核心城市,都出台了科技产业层面的实质性政策。像正在全力建设“人工智能城市”的苏州,更是加大招商力度,加快引育一批带动性强的优质项目、头部企业,对重点项目在空间保障、场地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综合支持。对AI芯片企业新获评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分别给予最高300万元、100万元奖励。上述种种举措说明,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突破”。面对外部压力,中国正把半导体纳入战略优先领域。可以预见,“十四五”后期和“十五五”规划中,国家将投入更多资金扶植相关全产业链企业,从设计、制造到装备材料给予政策倾斜。这种全国性资源调动有望攻克部分卡脖子技术,实现关键环节自主可控。

综合来看,行业周期本身正进入上行阶段,具备从“预期修复”走向“景气验证”的条件。而且和上一轮由消费电子驱动的周期演绎逻辑不同,本次市场行情的演绎进程中,还叠加了AI算力需求爆发后,对GPU、HBM、先进封装等核心环节的结构性乐观演绎。近阶段GPU、HBM等高端芯片景气持续走高,PC、智能手机与汽车等传统终端温和修复的基础,也让半导体板块年内呈现“牛长熊短”的运行特征。国产核心龙头厂商相信后续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和下游需求共振的背景下,将充分受益于本轮市场的情绪浪潮。

三、估值算笔账  现在高不高

情绪有高低,估值有分寸。搞清楚当前行业估值的高低,对于我们判断板块的风险收益比,至关重要。可正所谓“千人千面”,每个人用来评估行业板块的标尺模版,也都不尽相同。同样是价值投资,同样观察一种财务指标,不同的周期角度,不同的投资心态,会让投资标尺各有千秋,决策路径也就大相径庭了。

像半导体行业,本身属于高贝塔属性的科技板块,咱们就不能简单用市盈率指标,来进行衡量。这时候,通过从行业龙头上市公司重要营收指标的运行情况,来判断其运营质量,会更为客观。因为这些公司的周期性,主要来自下游消费电子的创新周期,下游需求决定了上游的产能扩展,所以在重要核心财务指标逐步改善,并形成正向循环后,相当于说明半导体产业库存周期出清,也正处于配置的良好时机了。像中际旭创这类“净利率”“毛利率”指标, 已经在多个季度周期均双增的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多后,足以说明行业基本面修复的质量,值得引起我们关注了。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最新报告也显示,全球半导体制造业预计从2024年底到2028年保持7%的复合年增长率,产能将达每月1110万片晶圆的历史新高。从规模和市场表现的正相关表现上,说明当前行情的强势,是有基本面硬支撑的。而在AI继续成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变革推手后,更会推动先进制造产能的显著扩张,从而刺激整个半导体生态系统的强劲投资,加快行业技术创新和需求激增的步伐。这个角度而言,现在行业正处在新一轮发力的阶段.

全球行业增速加快时,我们国内企业在赛场上的硬实力,或者说发展空间有多大呢?多位资深业内人士均表态,如果把全球半导体竞争比作1000米赛跑的话,那国内企业目前最多也就刚刚跑到300米的位置。而此时更需要政策利好的扶持,以及二级市场的积极响应,才是各家厂商能否顺利跑完“剩余700米”的关键一环。

四、投资节奏和心态 相对更关键

政策冲击抵住了,行业逻辑看清楚了,估值的账,也算明白了,最后,咱们还得落实到投资的成绩单上。那么,在市场上投资,无论你是投半导体芯片,还是跟踪银行新能源等主题,入场离场的时机选择,以及投资仓位的把控,这些细节问题,都会对你最终的投资成绩单,产生重要的影响。

具体而言,如果你的投资组合里,还没有半导体芯片等主题的话,那么在此次“利空变利好”的过程中,更得以耐心与充分地认识和思考该板块的投资逻辑。如果你是刚刚入场的话,则需要选择业绩增速形成良性递增态势、重要实力股东同步刚刚建仓的优质品种,会给你的投资胜算,加分不少。换句话说,投这类公司,能让你的底气更足。综合而言,看准AI成长赋能的科技主题方向,风浪越大,波动越剧烈,鱼才会更贵。也只有去浪大的地方,才能找到你想要的大鱼!

© 2025 AI资讯 - 用冷静的智慧预见下一个未知

京ICP备2025144713号-1

主体备案单位:北京预见花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