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

顺网科技:从“网吧之王”到云端算力的背水一战

作者: 预见大模型 算力租赁 顶级公司 #顶级公司 #算力租赁

原文链接: https://www.yjnt111.top/article/157

引言

深夜,一家电竞酒店的豪华包间中,一位年轻玩家正通过一台普通显示屏畅玩《黑神话:悟空》,画质全开、帧数稳定——而真正的“马达”远在百公里之外的云端。与此同时,在另一座城市,一位经营了近20年的老网吧业主翻开账簿,感叹道:“当年第一台安装‘网维大师’的机器,让我赚到第一桶金,顺网科技曾是我的安全牌。”

这两幕画面对比鲜明:一边是过去的辉煌,一边是未来的拐点。主角都是 顺网科技(300113.SZ) ——网吧时代的“隐形冠军”,如今全面押注云计算、边缘算力和数字娱乐平台的第二春。PC互联网红利早已褪去,移动与AI时代浪潮已来,顺网如何找到第二增长曲线,这是它的一场豪赌,更是其生死线。

本文将深度剖析顺网的成王之路、挣扎之痛、创新选择与未来下注。对于我们这些资本观察者,这不是怀旧故事,而是一场围绕“边缘算力 + 电竞生态 + 云游戏”展开的下注说明书。

第一部分:从巅峰到生死关口——顺网的底牌与压力

2005年,顺网科技在杭州成立,第一款拳头产品“网维大师 ”几乎一出手就重塑了网吧行业。那时全国上网服务场所接近巅峰,几百万台高性能PC分布在20万+网吧里,但业主经营粗放、系统混乱、游戏更新慢。顺网的解决方案一次性打包了计费、维护、防护、内容分发 四大功能,把网吧运营标准化,也把自己绑定在了整个行业的神经末梢。

三年时间,“网维大师”市占率冲到40%以上 ,尤其在大型连锁和高端电竞馆中覆盖率超过70% 。顺网的收入模式很快进化:软件授权只是门票,真正的现金流来自广告分成、游戏推广、虚拟物品销售——它成了国内最大的线下游戏分发入口 ,把PC端的黄金广告位握在自己手里。

这种模式在PC互联网鼎盛时期堪称完美:用户全在线下集中,厂商要推游戏、广告商要抢注意力,必须经过顺网的“闸门”。2015年前后,这个闸门一年能为公司贡献十几亿营收、超40%的毛利率,堪比一座印钞机。

可是,拐点来得也很快 。2015年以后,手游+家庭宽带的双重普及,让网吧流量断崖式下滑,全国门店数从20万家高位跌到2018年的13.8万,2024年已不足10.4万。开机率下降直接拖垮了广告和分成收入——2019年,顺网营收同比下降20.8%至15.72亿元,净利润暴跌 73.6%至0.85亿元,还不得不计提2.3亿元商誉减值。

这不仅是周期波动,而是商业模式的根基被掏空 :它的壁垒是高度集中在B端的渠道,但当这个B端行业整体萎缩,壁垒反而成了锁死自己的高墙。

在2020-2022年期间,疫情也给网吧业务补了一刀——线下场景封控,开机率腰斩,顺网2022年直接巨亏4亿元。管理层意识到,如果不另起炉灶,顺网将和它的老本行一起慢慢沉下去。

转折点就此到来:从2023年起,顺网几乎All in云服务与电竞生态,把过去遍布全国的网吧节点、与游戏厂商的深度关系,全部当成转型的筹码 。2024年,靠云算力、电竞酒店和ChinaJoy的复苏,公司营收和利润重回双位数增长。但这只是翻开了新一页,离真正的稳定盈利,还隔着一道必须跨过去的关——云业务能否放量并撑起利润。

第二部分:破局与探索——多元化布局的试探

当网吧流量的天花板一声闷响地塌下来,顺网科技并不是一夜之间就跳进云计算的深水区。2016到2022年,这家公司曾经在多个方向撒过网——有的成了后来的战略铺垫,有的则成了试错的学费。

1. 游戏联运:渠道优势难转化成内容优势

凭借在全国网吧的终端覆盖率,顺网顺理成章地想做“顺网游戏”平台,把游戏厂商的内容接入自己的B端渠道,靠流水分成吃利润。

2018年之前,这条线主要依赖网页游戏和部分端游联运,年收入能占到总盘子的25%以上。

但页游市场在2016年后快速衰退,手游才是爆款的温床,而手游的分发权牢牢握在应用商店和巨头生态手里。顺网在手游分发上几乎无立足之地,渠道优势无法复制到移动端。

结果是,2019年游戏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7.1%至6.05亿元,之后持续萎缩,到2024年降到3.83亿元,仅占总营收约20.8%。

判断:这是一条“技术含量不高、依赖存量市场”的路。它并没有解决顺网的根本问题——如何在新的主流平台上重建分发壁垒。

2. 电竞生态:从“卖软件”到“卖场景”

2016年起,顺网押注正在上升的电竞热潮,试图做电竞场景的基础设施商:

推出“浮云”电竞馆品牌,帮助传统网吧升级装修、导入高端电竞设备和统一管理系统,让店面具备承办赛事的条件。

收购上海汉威信恒 ,拿下中国最大游戏展会 ChinaJoy 的控制权。这给了顺网一个超强的行业流量入口——2024年该展会参展企业超700家、观展人次36.7万,展会收入1.17亿元、毛利率高达64.14%。

布局电竞酒店 ,推出“云海电竞”管理系统,解决电竞酒店的无盘启动、游戏更新、房间监控、用户画像等核心运维问题。截至2024年,这套方案在全国电竞酒店市场的占有率超过30%,已成行业标准之一。

搭建“火马电竞”赛事平台,联合全国2000+电竞馆承办地区性比赛,为上游厂商做线下电竞的落地服务。

这些动作让顺网的角色从单一的软件供应商,转向场景运营商+活动承办方 。2024年,线下电竞场景复苏后,顺网的广告及增值业务收入同比大涨46.56%至13.37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电竞相关场景带动的广告与活动合作。

判断:电竞生态的布局是顺网少数几个可以快速兑现收入 的方向,但它依然绑定在线下场景——行业周期性、公共安全风险、场地成本等不确定性因素很重,很难形成纯线上业务那样的可扩展性。

3. 展会IP与行业关系网:沉淀下来的“软资源”

收购ChinaJoy并不只是为了做展会生意,更是为了锁定行业关系链

95%以上的游戏厂商每年都会在CJ露面,顺网借此维持并拓展与厂商的合作。

这种关系网后来在云游戏业务启动时起了作用——顺网需要厂商开放游戏的云端运行权限,有CJ的关系链,谈判和落地都更顺畅。

判断:这是一个典型的长期潜伏式投资 ,短期看不到爆发,但能在关键业务切换时派上用场。

试探期的结论

2016到2022年的多元化探索,让顺网保住了基本盘,也积累了一些可以向新业务延展的资源(如ChinaJoy的IP、电竞酒店的客户、赛事的用户流量)。但这些业务有两个共性问题:

  1. 收入贡献有限,没法替代网吧主业的现金流地位。
  2. 大多还是线下重资产或活动型业务,抗风险能力差、规模化速度慢。

因此,等到2022年巨亏之后,顺网已经很清楚:必须找到一个可以脱离线下流量依赖、具备规模效应的业务主轴 。这才有了2023年之后的 All in 云战略。

第三部分:All in 云战略——押注“顺网云”的生死战

1. 为什么必须 All in 云

2022 年的巨亏是压垮顺网旧模式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一年,疫情让网吧开机率直接腰斩,顺网全年亏损 4 亿元,现金流锐减,传统业务的恢复希望彻底破灭。管理层看得很清楚:再抱着网吧这棵老树,等来的不是春天,而是慢性死亡

与此同时,外部环境给了它一次“窗口期”机会:

  • 5G 与光纤入户普及 ,低延时网络条件成熟,云游戏、云电脑的体验门槛被显著降低。
  • GPU 算力需求井喷 ,无论是大模型推理、视频渲染还是高帧率云游戏,都需要就近的 GPU 集群来支撑。
  • 政策推动 ,“东数西算”带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边缘节点被纳入新基建范畴。

顺网的判断是:它唯一能绕开阿里云、腾讯云等中心云巨头正面碾压的机会,就是从“边缘”切入 ——用全国网吧网络和 B 端运维经验,把自己变成全国分布式 GPU 节点的运营商。

2. 核心逻辑:把网吧变成云节点

顺网的“顺网云”战略,本质是一个分布式边缘算力网络 构想。

  • 节点基础 :全国数千家网吧和电竞酒店,闲时的高端显卡是沉睡资产。
  • 云化方式 :通过自研的“算力调度平台”和虚拟化技术,把这些分散的 GPU 统一纳管、按需分配。
  • 竞争壁垒 :节点密度高、离用户近(低延时)、带宽成本低(本地宽带),这三点都是中心云难以复制的。

截至 2024 年底,顺网已部署 300+ 边缘算力机房 ,覆盖 70+ 城市 ,可服务超过 70 万台终端 。利用率高时,单位算力的边际成本只有传统云厂商的 30%-50%。这意味着它在价格战里有更大回旋空间。

3. 核心应用场景

云游戏(核心收入突破口)

高帧率、低延时是云游戏成败的命门,顺网的边缘节点可以把渲染服务器放到玩家“家门口”,延迟低到足以承载 FPS、MOBA 等竞技类游戏。2024 年,顺网云已支持《黑神话:悟空》等大作云端运行,在 B 端网吧和电竞酒店大规模落地。

  • B 端云电脑

为电竞馆、电竞酒店提供云端 GPU 租赁方案,业主不再一次性采购高端显卡,而是“以租代买”。这大幅降低了硬件折旧和一次性投入,顺网则通过长期租赁锁定收入。

  • AI 推理与渲染

与 AI 企业合作,把大模型推理任务分发到全国的边缘节点,提供低延时的就近算力服务。也能承接影视渲染、VR/AR 实时运算等需求。

  • 特定行业应用

文旅、智慧医疗等需要本地实时计算的场景,顺网云节点可直接接入,成为区域数字化项目的算力底座。

4. 技术与运营能力

  • 算力调度与虚拟化 :支持 GPU 的时分复用和切分,一块显卡可以同时服务多个轻量任务,显著提升利用率。
  • 传输优化 :自适应码流、低延时串流技术,确保复杂网络环境下画质与帧数稳定。
  • 生态合作 :与华为、中国移动等合作试点全光网络云游戏,与英伟达、英特尔在 GPU 优化和平台标准上进行深度合作。

顺网的技术投入并不低——2024 年研发费用 1.68 亿元,占营收 9.16%,保持了向云计算和 AI 方向的高比例投放。

5. 商业化与财务表现

2024 年,公司营收 18.40 亿元,同比增长 28.37%;归母净利润 2.52 亿元,同比增长 48.6%。

云业务收入占比约 28% ,同比增速超过 50%,是所有板块里增长最快的。

2025 年 Q1,营收 5.78 亿元,同比 +40.25%;归母净利润 7347 万元,同比 +37.48%。

毛利率下滑至 33.31%(2024 年为 41.13%),主要受云业务占比提升、硬件与运营成本上升影响。

判断:毛利率下滑并非坏事 ,反而说明顺网云业务在快速放量——只要节点利用率持续提高,毛利率有回升的空间。一旦突破盈亏平衡点,云业务将反向拉升整体利润率。

6. 投资者关心的核心变量

  • 节点利用率 :这是云业务盈利与否的生死指标。低利用率=烧钱,高利用率=现金牛。
  • B 端锁单能力 :电竞馆、酒店、行业项目签单越多,云算力收入越稳定。
  • C 端渗透率 :个人云电脑、云游戏平台的订阅增长,决定了顺网未来能否建立独立品牌心智。
  • 合作格局 :与运营商、硬件厂商、云巨头的关系,是被整合还是成为生态核心。

第四部分:挑战与不确定性——前路荆棘密布

顺网科技的 All in 云,看起来逻辑自洽、节点优势明显,但对投资者而言,不能只看故事,还得盯着那些足以让故事“腰斩”的变量。冷静拆解下来,风险集中在五个方面:

1. 传统业务的结构性衰退无法逆转

2024 年,顺网广告及增值业务(核心来自网吧)收入仍占总营收 72.7% 。这意味着公司大部分现金流,依然绑在一个萎缩中的行业。

全国网吧数量从 2015 年的 20 万家,降到 2024 年的不足 10.4 万家,且没有任何反转迹象

疫情后的短期回暖(2023-2024 年开机率提升)是一次性红利,不是趋势改变。

如果 2025-2026 年网吧开机率回归平稳甚至下行,这块业务的营收可能重回负增长。

投资判断 :传统业务的衰退会持续侵蚀公司的利润缓冲区,一旦云业务增长放缓,利润波动会非常明显。

2. 巨头入场的天花板效应

顺网的边缘算力模式在短期内有技术与成本优势,但要明白一个残酷事实——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一旦决定布局边缘 GPU 节点,它们的资金、品牌、生态绑定能力都能在 1-2 年内复制出一个规模更大的网络。

华为已经在与运营商联合建设 5G MEC(边缘计算机房),天然覆盖低延时场景。

腾讯 START、网易云游戏虽然目前节奏保守,但一旦看到云游戏需求加速,有能力用价格战抢走顺网的 C 端用户。

巨头可能选择“合作+收编”的方式,让顺网变成生态里的一个节点供应商,而不是独立玩家。

投资判断 :顺网的安全区只存在于巨头战略延迟期,一旦巨头发力,它必须迅速在垂直细分领域(电竞云、行业专用云)站稳,不然会被边缘化。

3. 云业务的盈亏平衡时间不确定

2024 年云业务占比约 28%,同比增速超过 50%,但毛利率低于公司整体水平(综合毛利率从 41.13% 降到 33.31%)。

节点建设、GPU 采购、电费和带宽费是硬成本,利用率不到一定阈值,云业务越扩张,短期毛利率越被压。

C 端拉新和 B 端签单都需要前期投入——广告、促销、设备补贴。

如果利用率爬坡慢于预期,公司可能陷入 “营收涨、利润不涨”  的尴尬局面。

投资判断 :盈亏平衡点是云业务的生死线,如果到 2026 年还没达到高利用率,市场对它的估值预期会快速收缩。

4. C 端市场攻坚战难度大

顺网在 B 端是老大哥,但在 C 端几乎是新兵。

云游戏用户对体验的容忍度很低,任何延迟、画质波动都会带来流失。

腾讯、网易有自家游戏 IP,可以做独占;顺网只能依靠合作争取接入权限,议价能力有限。

C 端的获客成本高,顺网品牌在大众中的认知度远低于网吧业内的影响力。

投资判断 :C 端渗透率是云业务规模化的关键,但也是顺网的短板。若三年内无法形成千万级用户规模,云业务天花板会很低。

5. 组织与人才转型风险

从软件服务公司到云算力运营商,这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组织基因重塑。

云计算、AI 算力、边缘网络运营都需要大量高水平工程师,而杭州的顶尖人才更多流向阿里、网易。

销售体系也需要从面对网吧业主,转向面对行业客户和消费者,这对产品定位与服务流程都是全新挑战。

如果内部协作和资源分配不顺,可能出现旧业务部门守旧、新业务部门缺血 的内耗局面。

投资判断 :管理层的整合和文化重塑能力,将直接决定顺网能否跑过转型阵痛期。

第五部分:机遇与展望——在缝隙中寻找光明

顺网科技的风险很清晰,但它的机会同样实在。对投资者来说,这些机会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可以落到业务节点、客户签单和市场需求的“实盘逻辑”。

1. 边缘算力的蓝海窗口

低延时、本地化算力需求在未来五年只会越来越强。

  • 政策牵引 :“东数西算”不只布局大型数据中心,边缘节点也被列入新基建版图。地方政府在智慧城市、文旅、教育、医疗等项目中,开始为本地化算力留预算。
  • 需求驱动 :AI 大模型推理、3A 云游戏、VR/AR、视频渲染等应用,对“就近 GPU”需求会爆发式增长。
  • 顺网优势 :全国 300+ 节点、70+ 城市覆盖,物理距离和网络延迟优势短期内难被复制。

判断 :这是顺网在垂直领域站稳的最好机会。只要利用率能持续爬升,它可以在边缘算力赛道形成行业标杆,哪怕总体规模不如巨头中心云,依然能牢牢占住一条高毛利细分赛道。

2. 云游戏的“加速器”角色

云游戏的商业化一直卡在延迟和带宽两道门槛上,顺网的边缘网络正好是这两道门槛的钥匙。

对厂商而言,接入顺网的节点可以显著改善玩家体验,尤其是 FPS、MOBA 等竞技品类。

顺网与 95% 的游戏厂商有长期合作(通过 ChinaJoy、网吧分发建立),在游戏云端授权和接入上有天然通道。

一旦云游戏需求在 2-3 年内进入加速期,顺网有机会成为整个生态的基础设施供应商——既卖算力,也卖分发服务。

判断 :顺网在云游戏产业链中扮演“最后一公里加速器”的角色,这是它对巨头最具战略价值的部分,也可能是未来资本市场重估它的催化剂。

3. 生态协同的乘数效应

顺网的多元业务并不是孤立的,只要整合起来,就能产生“1+1>2”的效果。

  • ChinaJoy :不仅是展会,更是顺网云游戏和 AI 产品的最佳发布会场。
  • 电竞酒店 :天然是云游戏和云电脑的高频使用场景,可以绑定长期算力订单。
  • 网吧渠道 :可作为顺网云服务的线下体验与转化入口,把B端流量导向C端订阅。

判断 :如果顺网能形成网吧/电竞酒店体验 → 线上订阅转化 → 大型展会引流 → 再回到B端续单的闭环,它的用户获取成本和客户生命周期价值都会显著提升。

4. 海外复制的潜力

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 PC 游戏用户众多,但本地硬件配置普遍不足、宽带延迟高。

顺网的“云网吧”模式和边缘节点运营经验,可以直接在这些市场落地。

通过海外 ChinaJoy 展会资源与当地运营商合作,有机会切入新兴市场的云游戏和电竞场景。

判断 :海外业务不是短期盈利点,但作为长期估值故事,有助于打开更大的市值空间。

5. 三条可能的战略路径

  • 深耕垂直细分

集中火力做游戏/娱乐算力,成为云游戏和电竞场景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商。

  • 生态整合或并购

与运营商、云巨头合作甚至被收购,把节点网络嵌入更大的生态,换取资源和市场份额。

  • “算力运营商”定位

从娱乐行业延展到 AI、渲染、工业应用,转型为通用算力的分布式运营商。

投资者要盯的信号

  1. 云业务占比是否在 2 年内突破 40% 并稳定增长
  2. 节点利用率的爬坡速度
  3. B 端合同的锁单期限与续费率
  4. C 端付费订阅数的增长曲线
  5. 与巨头的合作深度(生态核心 or 供应商)

 

结语:背水一战的边缘算力玩家

从“网吧之王”到云端试飞员,顺网科技走了整整二十年。过去,它的优势是渠道密度和行业垄断;现在,它的希望是节点网络和云化能力。2022 年的巨亏逼它转身,2023-2024 年的反弹证明它有跑出新故事的能力,但真正的决胜局才刚刚开始。

它的优势不容忽视:全国分布式 GPU 节点、高密度的行业关系网、对 B 端场景的深度理解——这些是巨头短期内拿不到的“地形优势”。它的劣势同样明显:资金体量、C 端品牌力、核心内容控制权,都处在巨头阴影之下。

这是一场背水一战。顺网要么在未来两三年内,把云业务占比推到 40%+、节点利用率稳定到盈亏平衡以上,从而站稳在云游戏和边缘算力的细分高地;要么被更大的玩家当成补充环节收编,丧失独立发展的可能。

对投资者来说,顺网的故事有两个时间刻度:短期看,是云业务能否延续 50% 以上的增速,平滑传统业务下行带来的风险;长期看,是它能否从游戏场景延展到 AI、工业等更广泛的边缘算力需求,成为细分市场的“算力水电公司”。

最终,顺网科技能否在巨头林立的赛道中活下来、跑出来,取决于它的速度、执行力和对细分价值的死守。赢了,它将从一个被遗忘的网吧软件商,翻身成中国边缘算力的标杆;输了,它的节点和技术将只是别人版图上的一块拼图。胜负,不在故事,而在执行。

© 2025 AI资讯 - 用冷静的智慧预见下一个未知

京ICP备2025144713号-1

主体备案单位:北京预见花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