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起科技的生意经:不造AI芯片,却能吃到AI芯片的钱
在AI浪潮的背后,有这样一家公司正悄然崛起——它们不是造AI芯片的英伟达、寒武纪,也不是造服务器的浪潮信息、工业富联,而是专注于“让芯片之间说话”的连接芯片领域。
而澜起科技(688008.SH),正是这一赛道中的王者 :全球内存互连芯片市占率第一,拥有DDR4、DDR5领域绝对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它已站在了CXL(Compute Express Link)、PCIe 5.0、光互联等未来AI算力互连的新入口。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也许没听说过澜起,但只要你相信AI,澜起这家公司,你就值得了解。
一、澜起的生意模型:不造AI芯片,但AI芯片都绕不过它
澜起科技是一家典型的“卖铲人”,它不是自己造服务器或大模型,而是专注于为服务器中的CPU与内存之间提供“桥梁”。
用一句话讲清楚就是,澜起是做“互连芯片”的:把CPU/加速卡和内存、存储、网络这些“算力零件”可靠、高速地连起来。核心产品是内存互连芯片(RCD/DB/MRCD/MDB/CKD、SPD Hub、TS、PMIC 等),面向数据中心服务器与PC两端。
公司还有PCIe Retimer/Switch 等高性能互连芯片,并布局CXL 内存扩展控制器(MXC)与光互联(激光驱动 Driver、TIA)等新方向。
最关键的两条产品线是:
1、互连类芯片(内存互连+PCIe互连):2024年实现收入33.49亿元,毛利率62.66%;
2、津逮®服务器平台:2024年实现收入2.80亿元。
这两块合计几乎构成公司全部营业收入。
在过去,全球这类产品几乎都由美系IDM公司(如Inphi、IDT等)垄断。澜起用了十年时间,通过自主研发拿下大厂验证,逐步打入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全球三大内存厂商供应链。
按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24年澜起在内存互连领域的全球市占率已达36.8%,稳居全球第一;在PCIe Retimer市场排名第二。
二、澜起的增长曲线:从隐形冠军到现金奶牛
你可能会问:这个生意值钱吗?
来看数据:
·2024年全年,澜起科技营收达营业收入36.39亿元,同比+59.20%;
归母净利润14.12亿元,同比+213.10%;
扣非归母净利润12.48亿元,同比+237.44%。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22亿元,同比+65.78%;
归母净利润5.25亿元,同比+135.14%;
互连类芯片Q1毛利率64.5%,带动整体毛利率抬升;
公司也明确为全球两家主要PCIe 5.0 Retimer供应商之一。
分红:2024年度拟每10股派3.90元(含税),合计约4.43亿元,约占归母净利31.39%
据港交所口径得知,澜起科技2024年一季度综合毛利率高达60.4%,2025年Q1表现继续强劲。这背后,是澜起靠DDR5大规模出货,叠加AI服务器出货量暴涨的红利。
特别是AI训练服务器和大模型推理节点对高带宽内存系统(DDR5+多通道)的刚需,让澜起的“互连芯片”成了不容忽视的配套核心。
三、行业趋势:CXL、PCIe、光互联——三道大门已经打开
澜起并不满足于只做DDR互连的老大,而是在三条“AI基础设施未来路径”上同时发力:
1. CXL(计算互联)
是英特尔主推的“新型内存架构协议”,可以让CPU、GPU、加速器共享内存。
2022 年 5 月,澜起全球首发 CXL 内存扩展控制器芯片(MXC),并于 2023 年成为全球首家通过 CXL 2.0 合规性测试的厂商。2025 年 1 月,其 MXC 芯片被三星、SK 海力士用于 CXL 内存模组,实测数据显示,在 AI 推理场景下 GPU 利用率提升 72%,推理耗时缩短 35%。目前,澜起已启动 CXL 3.x MXC 芯片的研发,支持更高带宽和更低延迟的内存池化方案。
澜起的 CXL MXC 芯片直接对标博通的 CXL Retimer 产品,但技术路径更具创新性。例如,其 MXC 芯片不仅支持内存扩展,还可实现内存池化,这一功能在向量数据库和内存数据库场景中使吞吐量分别提升 24% 和 92%。与英特尔的深度合作(如纳入至强平台供应链)进一步巩固了其在 CXL 生态中的地位。
2. PCIe 5.0/6.0
用于连接CPU与GPU、SSD等核心部件,数据传输通道越快,AI训练效率越高。
目前,澜起的 PCIe Retimer 芯片已实现从 5.0 到 6.0 的全代际覆盖:
- PCIe 5.0 Retimer:2023 年 11 月量产,2024 年出货量超 30 万颗,主要应用于英伟达 DGX 服务器和英特尔至强平台。
- PCIe 6.0 Retimer:2025 年 1 月推出支持 64GT/s 的 M88RT61632 芯片,采用自研 PAM4 SerDes IP,链路预算达 43dB,已送样给戴尔、浪潮等头部服务器厂商。
- PCIe 7.0 Retimer:研发中的产品支持 128GT/s,预计 2026 年商用,技术代际领先竞争对手(如博通)6-12 个月。
3. 光互联
澜起在光互联领域的布局聚焦于光模块核心芯片:
- Linear Driver:用于 1.6T 光模块的高速信号驱动,已完成工程样片研发,预计 2025 年底送样,目标客户为中际旭创、新易盛等光模块厂商。
- TIA(跨阻放大器):支持单波 100G 速率,采用 28nm 工艺,功耗较竞品低 20%,计划 2026 年量产。
光互联芯片市场目前由博通、Maxlinear 垄断,但澜起通过与华为昇腾平台的硅光协同方案(如光引擎集成)实现差异化竞争。
四、机会与风险并存
机会:
- 赛道天花板:AI基础设施扩建→DDR5/CXL/PCIe/光互联全线受益;澜起在内存互连已处全球第一,在PCIe Retimer跻身全球第二的新格局下,有望受益于“算力—带宽—容量”同步升级。
- 盈利质量:2024年综合毛利率58.1%、2025年Q1上到60.4%;互连类芯片线2024年62.66%。现金流改善明显。
- 分红与激励:持续现金分红;同时股份支付费用对利润有阶段性影响,剔除后盈利弹性更高。
风险:
- 产品迭代节奏:高速SerDes、协议演进(PCIe/CXL)与客户认证门槛高,需持续投入;一旦迭代或认证不及预期,会扰动份额与盈利。
- 竞争格局与客户集中:内存互连与PCIe Retimer均是高集中度赛道,头部之间的技术与交付竞争会更激烈。
- 估值与波动:估值随业绩、周期与情绪快速变化。建议以年报/季报节奏跟踪:DDR5出货与单价、Retimer/CXL新品导入、现金流与费用率变化。
结语
如果说英伟达是AI的“大脑”,那澜起科技就是让大脑各个神经元之间“互相通信”的中枢。
AI不是一颗芯片的胜利,而是整机系统协同效率的博弈,而澜起恰好抓住了AI服务器的每一个瓶颈点。
它可能不会成为大家热议的“明星票”,但它有望成为真正穿越周期、吃尽AI基础设施红利的隐形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