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

光迅科技:中报业绩稳赢后,价值重估正当时

原文链接: https://www.yjnt111.top/article/184

你敢相信吗?作为专注于光通信领域40余年,并同时具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光纤通信技术和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光称号,还具备光电子芯片、器件、模块及子系统产品的战略研发和规模量产能力,又刚刚在去年荣登“《财富》中国科技50强”榜单的这样一家公司,年内股价涨幅还只停留在个位数的水平,是市场先生出错了吗?还是公司有其他利空在制约着投资情绪?

 

这家公司是谁呢?它就是全球光电子器件及模块研发生产的先行者—光迅科技,公司的产品知名度有口皆碑,在全球光器件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五,尤其在今年3月26日,在第49届全球光通信大会上,光迅科技发布全球领先的1.6T高速光模块,因其高速率、低功耗遥遥领先,受到行业内外的高度关注。

** **

一、市场大环境回暖,有利公司价值发现

股价涨得慢,难道是业绩不佳?并不是,实际上公司财务指标还是给出超预期惊喜的,像今年一季报,就取得了净利润接近翻倍的佳绩,中报也发了预喜公告。

 

那究竟公司股价涨幅没有跟上业绩增速的元凶是谁,难道是A股大盘表现不佳,拖累了股价?当然也不是。2025年进入三季度以后,各界普遍对8月行情展望相对较为谨慎。但股指反常态地上涨,会带来更大的惊喜。北证50指数创出历史新高,A股总市值也同步刷新了历史纪录,预计指数大幅快速上涨的概率,依然较低,更多的可能是指数“进二退一”,行情才有机会走得更长远。那么,在增量资金平缓流入与上市公司业绩盈利预期逐步筑底下的‘慢牛’过程中,相信光迅科技这家公司真正的价值,非常有机会被市场充分发掘

 

而资本市场价值重估的核心催化剂,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市场环境和乐观情绪,其二是重要行业方向的利好赋能,最后还要依赖公司自身无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先看市场大环境,众所周知,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活跃程度甚于以往,上证指数突破了3700点关口后,直接打开了上方的突破空间。加之两融余额及市场成交量也都维持在年内高位水平,说明市场流动性十分踊跃。可以理解成,只要是好公司好行业,那钱不是问题。剩下的,或许就是时机或者更大的基本面业绩惊喜了。

** **

二、AI需求驱动,公司充分分享行业红利

开年以来AI赋能的时代浪潮,已经扑面而来,随着AI、先进制造和“反内卷”等产业主题持续催化,成为市场资金聚焦的方向。AI厂商也纷纷加大投入力度。全球云服务厂商AI算力资本开支加强后,数据通信类产品需求旺盛。AI将成为未来几年数据通信市场的主要驱动力,随着中美云服务提供商资本开支持续增强,预计2029年将达到266亿美金,CAGR为12%,电信光器件市场需求逐渐回暖,随着智算中心面临电力/空间等能力瓶颈,跨集群分布式训练互联需求逐步提升,数据中心互联需求成为电信光器件市场增长的动力,预计2029年将达201亿美元,占光器件总市场的39%,恰好公司目前是国内少数对光芯片具备战略研发能力的厂商,年产能非常可观,低速光芯片自给率较高,是国内少数量产25G以下DFB芯片的厂商,并持续突破100G和200G光芯片等高端产品,因此,无论从分享行业红利,还是从国产替代的角度,其本身的投资价值,都十分显著。

 

之所以说公司有机会持续受益AI算力发展,是由于其本身就具备打造光通信一站式的产品提供能力,包括芯片研发、产品集成能力、规模制造领域等能力,已经在业绩有目共睹。像在芯片领域里:公司有多种类型激光器芯片(FP、DFB、EML、VCSEL等)、探测器芯片(PD、APD)以及SiP芯片平台,目前公司25G以下速率光芯片自给率较高,并积极研发100G以上产品。基于自有芯片,公司实现从芯片到子系统的产业垂直整合。加上本身作为央企所属公司,公司有望充分发挥垂直优势,受益国产算力发展。而在产品集成领域,公司形成了半导体材料生长、半导体工艺与平面光波导、光学设计与封装、高频仿真与设计、热分析与机械设计、软件控制与子系统开发六大核心技术工艺平台,具备从芯片到器件、模块、子系统的垂直整合能力。其他方面,在规模制造领域,正公司持续提升海外制造及高端数通产品交付能力,2024年完成了海外制造基地及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高端光电子器件产业基地的产能建设。

 

三、脱颖而出,只待东风

目前来看,促使股价活跃的前两大条件,都已经具备,接下来或许仅仅是等待公司中报的利好登台后,届时可以洞察市场波动的深层次规律。尤其从中长期角度观察,公司本身的核心竞争力优势非常明显,在业内逐步脱颖而出,只是时间问题。

 

市场本身不缺钱,也不缺政策利好的话,那对于公司营利模式和商业价值的理解,就构筑成了投资者之间投资差异的巨大鸿沟。对于光迅科技这家公司的资本市场再认识,我们不妨就从估值重塑角度,拿出三点足够令人兴奋的理由来。这三点理由分别是业务结构升级、技术壁垒溢价和政策红利催化。

 

业务结构升级 :公司正从单一光模块供应商向 “光模块 + OCS + 智能驾驶” 三驾马车转型,毛利率从 32% 提升至 41%,接近华为海思水平。这种业务结构的优化,目前尚未被市场充分定价。

 

技术壁垒溢价 :MEMS 光交换技术全球仅 3 家企业掌握,光迅科技是唯一实现规模化量产的中国厂商。参考海外同行 Lumentum 的估值,其技术溢价空间可达 30%-50%左右。

 

 政策红利催化 :国家《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要求 “强化光通信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底层支撑作用”,到 2029 年算力网络投资将超 2 万亿元。光迅科技作为核心供应商,将深度受益于政策红利。

 

四、市场空间:从百亿器件到千亿整机的蓝海

作为通过物理反射/偏转光信号实现路由的纯光层交换设备,无需光电转换,仅通过动态调整光路完成数据传输的技术系统,OCS赛道的爆发也为光迅科技打开了估值新空间:

存量替代空间 :全球电交换机市场规模超 500 亿美元,若 2030 年 OCS 渗透率达 20%,对应约 1000 亿元人民币市场。光迅科技作为国内少数具备 OCS 整机能力的厂商,有望占据 15% 以上份额,对应年营收 150 亿元 +,相当于 2024 年总营收的 2 倍。

 

价值量占比优势 :在 OCS 系统中,光迅科技覆盖 “MEMS 芯片(价值量 20%)+ 光交换模块(30%)+ 整机集成(25%)”,综合价值量占比超 70%,显著高于仅做单一器件的厂商(如赛微电子 MEMS 芯片占比约 20%)。这种全链条布局使其在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 **

五、器件龙头到生态巨头的跨越

既然光迅科技正站在公司发展和市场转折的重要历史拐点,OCS 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标志着其从 “光模块供应商” 向 “光网络解决方案商” 的战略转型进入深水区;而全产业链布局和生态协同能力,构筑起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护城河。随着 AI 算力需求推动全光网建设提速,其在AI领域的布局将从 “业绩增量” 变为 “估值锚点”,开启从 “器件龙头” 到 “生态巨头” 的价值重估。在这场光通信革命中,光迅科技已做好准备,引领中国光电子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接下来,让我们找到那些能够在行业里深度受益的好公司,才能不负这个时代的机遇。愿你提前预见,遇见更有智慧的你!

© 2025 AI资讯 - 用冷静的智慧预见下一个未知

京ICP备2025144713号-1

主体备案单位:北京预见花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