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模块!距离1000元有多远?
引言:寒武纪的千元宣言——旧估值体系的裂痕
当寒武纪站稳千元大关后,下一个千元股会是谁?
这不是单纯的价格标签,而是一次认知上的分水岭。寒武纪几乎没有多少利润支撑,却能被市场推上千元,这清晰地表明:资本正在为未来拐点买单,而不再为当下利润折现。传统的PE逻辑,在AI这种指数爆发的产业面前,已经彻底失效。
1712年,伦敦街头出现了第一台蒸汽机,虽笨拙低效,却让少数人看见了未来;而在同一时期的紫禁城,康熙和贵族们依旧沉迷于马车的完美。半个世纪后,瓦特改良蒸汽机时,大清依然把那堆铁疙瘩斥为“妖魔鬼怪”。
历史的剧本正在重演。寒武纪的千元,是“伦敦视角”的胜利,也是“紫禁城思维”的崩塌。而下一个等待重估的,正是决定算力能否汇聚成洪流的血脉——光模块。
一、对标寒武纪——光模块冲击千元的三大溢价逻辑
寒武纪能冲上千元,靠的是什么?不是利润表,而是叙事表。市场给它的,不是过去的现金流,而是未来的可能性。有人骂它“泡沫”,可问题是:寒武纪连“可能性”都能卖到千元,那光模块这种“必然性”,凭什么不能?
要理解光模块的估值逻辑,得从三个维度看:稀缺性、卡位、拐点。
逻辑一:稀缺性溢价——谁能做出来,谁就是巨头。
光模块不是“螺丝钉”,而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激光器、DSP、电光封装,每一样都是技术门槛。到了 800G、1.6T 时代,能规模量产的玩家,全球屈指可数。别说小厂,就算是行业老兵,掉队一步也可能出局。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这些公司,靠多年技术积累和资本投入,把大部分竞争者甩在身后。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巨头游戏,门外汉想插一脚?呵呵,太天真。巨头的好处是什么?就是能长期收超额利润。
逻辑二:战略卡位溢价——算力军备赛里的“卖水人”。
寒武纪要和英伟达硬碰硬,风险可想而知。但光模块的卡位则狡猾得多:它不挑赢家,它就是全行业的必需品。GPU 你可以买英伟达,也可以买 AMD;大模型你可以跑在 OpenAI,也可以跑在 DeepSeek;但只要你要搭建万卡集群,就必须买高速光模块。无论谁赢,光模块都能躺着赚钱。淘金热里最先发财的不是淘金者,而是卖水人——这就是光模块的位置。
逻辑三:拐点爆发溢价——产业周期与资本周期重叠。
寒武纪的千元,本质上是市场在赌它能抓住未来的某个拐点。而光模块的拐点,更清晰、更临近。2024 年 800G 开始量产,2025 年 1.6T 将全面放量,和英伟达 Blackwell GPU 的换代周期正好踩在同一拍子。这意味着整个行业要迎来一轮“大换血”:400G 存量要被全面替换成 800G/1.6T。资本最爱什么?不是稳健增长,而是这种“一夜翻倍”的拐点。光模块正站在这个爆发点上。
二、光模块的重估逻辑——从“连接器”到“血管”
过去十年,光模块在资本市场里的地位,像个被忽视的螺丝钉:账本里一栏成本,技术口里一句“连接器”。听起来不起眼,卖价也不算贵。可时代一换,角色就变了——从配件升级成“血管”,从边角料直接上了主舞台。
为什么?几个现实图景就秒懂:
1.需求端的胃口彻底变了
普通云服务器撑死两三个光模块,AI 训练机少则八个、多则十个;一个万卡集群一开口,就是成万上百万只。华为昇腾的一个集群,384 颗芯片用了 6912 只光模块。传统 IDC 是“桶装水”,AI 集群是“长江黄河”。这就是资本眼里最诱人的地方——量级彻底换了。
2.宏观推力:资本和政策双驱动
2025 年,亚马逊、微软、谷歌、Meta 四大美企合计资本开支超过 3000 亿美元 ,中国的阿里、腾讯、华为、字节也在快速扩张算力中心。资本开支不只是砸在 GPU 上,更多的是建房子、拉电缆、配互联。GPU 是发动机,但没有光模块这条输送油路,发动机只能在车库里空转。
同时,政策端在推波助澜。2025 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已批复多地智能算力中心项目,地方政府也动辄几百亿跟进。合肥、重庆、深圳等地的文件里,已经明确点名“高速光模块”是算力中心必配环节。
3.价格信号明确:不再是“便宜配件”
400G 光模块还能讲“中档”;800G 翻倍价,1.6T 动辄上千美元一只。AI 厂商对带宽低延迟的要求,不容半点含糊。换言之,光模块已被资本性价比挤到高价值区,产业链逻辑被彻底刷新。
4.迭代速度加快:彻底告别慢周期
传统电信光模块,十年一代;普通数据中心,四年一代;到了 AI 赛道?两年一代,甚至一年一代。400G 还没完全落地,800G 已经铺货,1.6T 马上就要量产。这样的更新频率,意味着这就是一个“带科技属性的耗材市场”——量上去、价上去,还要不断替换,资本眼里简直比毒品还上瘾。
5.供给端的稀缺:不是谁都能做
能规模量产 800G、1.6T 的厂商,全球不到 10 家,中国龙头牢牢占据主导。上游 EML 激光器、DSP 芯片,下游封装和良率,每一环都是技术高墙。换句话说,这不是“谁有钱都能进”的市场,而是寡头的舞台。
小结
光模块之所以被资本重新定价,是因为它完成了一个绝地反击:从账本上的小透明,升级成 AI 基础设施的核心血脉;从低毛利模块,变成高价值商品;从慢周期,变成加速迭代;叠加全球资本开支和政策推动,更有稀缺供给兜底。它的逻辑,不是“可选消费”,而是“必选基础设施”。
三、千元路径演算——从定性到定量的逻辑推演
吹牛谁都会,真正能打动市场的,是数字。寒武纪千元的时候,大家问的是“利润呢?” 光模块如果要谈千元,就得摆出推演逻辑:市场空间、龙头份额、利润能力、估值倍数,一环扣一环。
1.看空间——市场蛋糕有多大?
根据 Cignal AI 最新预测,2025 年全球高速以太网光模块市场将增长 60% 以上 ,收入突破 160 亿美元 。LightCounting 进一步预计,2025 年销量将再增 62% 。换句话说,我们正站在光模块需求最猛烈的爆发点上。
这不是遥远的“2029年故事”,而是眼前真实发生的“2025年现实”。
2.看份额——龙头能吃下多少?
今天的全球格局,中国企业已是主角。2024 年全球光模块前十名中,中国厂商占了 7 席,中际旭创凭 33 亿美元销售额、122% 的同比增速跃居全球第一。保守估算,未来中国龙头至少能拿下全球高端市场 25%-30% 的份额。
如果 2025 年市场规模是 160 亿美元,那么单一龙头的收入区间大约是 40-50 亿美元 (280-350 亿元人民币)。
3.看利润——能赚多少真金白银?
随着 800G 和 1.6T的放量,以及规模效应释放,行业龙头的净利率有望再度提升。照刚才的收入测算,利润区间在 40-70 亿元人民币 。
4.看估值——传统框架在AI面前彻底失灵
传统DCF模型(现金流折现)要求企业现金流平稳可预测,但AI产业的曲线是拐点式的,一旦爆发,现金流会呈指数跃迁。模型没有错,错的是拿去套AI。
寒武纪就是最直观的例子:在账面利润几乎不可见的情况下,股价却冲上千元。为什么?因为市场明白它站在拐点入口。ASML(光刻机龙头)也是同样的逻辑,EUV(极紫外光刻)工艺拐点一旦被验证,市值从数百亿欧飙到数千亿欧。更早的亚马逊(电商巨头),2000年用DCF算几乎一文不值,可云计算成型后,股价翻了百倍。
光模块的估值逻辑,正是如此。它不是线性增长的硬件,而是整个算力网络的“放大器”。未来三年,它的拐点大概率被兑现,资本市场若继续套用旧模型,只会一次次错过“伦敦时刻”。
5.算股价——千元能不能落地?
如果未来 2–3 年,中际旭创的营收能稳定在 400–500 亿元,那么按照 15–20 倍市销率(PS)估算,对应市值区间在 6000–10000 亿元,折算下来股价约在 600–1000 元。
从利润角度看,即便只取 15%–20% 的净利率(保守),对应净利润也有 60–100 亿元。给到 80–100 倍的成长性估值,市值同样落在 4800–10000 亿元之间,股价区间大致在 480–1000 元。
无论是用 PS 还是 PE 框架,结果都指向同一个结论:在 1.6T 全面放量、业绩进入高增长区间之后,千元股价并不是幻想,而是大概率。更重要的是,这个推算仍然是线性的,真正的AI产业增长往往是指数级的——这意味着,光模块的长期空间可能远不止千元。
光模块三大龙头定位(2025年Q1最新数据)
- 中际旭创 :2025年Q1营收 66.74亿元 ,同比+37.8%;净利润 15.83亿元 ,同比+56.8%,现金流暴增232%。全球出货量第一,产品覆盖最全,是“确定性龙头”,千元候选最强。
- 新易盛 :2025年Q1营收 40.52亿元 ,同比+264%;净利润 15.7亿元 ,同比+384%。毛利率接近50%,弹性爆表,典型的“高贝塔标的”,牛市里往往是冲锋队。
- 天孚通信 :2025年Q1营收 9.45亿元 ,同比+29%。虽不做整机光模块,但在光器件、封装环节地位稳固,是“算力血管”中不可或缺的零件提供者,胜在护城河和稳定性。
一句话:寒武纪的千元靠的是“可能性”,光模块的千元靠的是“必然性”。在指数增长的产业周期里,千元并不是市场的幻觉,而是提前写好的剧本。
四、风险与分歧——通往千元之路的荆棘
奔向千元的路,从来不是红地毯,而是布满碎石。光模块逻辑再硬,也难逃挑刺。风险点不是有没有,而是它们究竟是“致命一枪”,还是“绊脚的小石子”。

小结
风险在,分歧在,行情才有波动。真正可怕的不是质疑,而是所有人都不质疑——那才是泡沫顶点。今天的光模块,还远没到那个阶段。
结语:千元不是梦,而是倒计时
资本市场最荒唐的一点,就是总有人盯着眼前的估值,喊“贵”,却看不见范式转移下的未来价值。寒武纪的千元,已经把旧估值体系打碎;光模块的千元,将是资本市场再一次被教育。
别再用PS、 PE 的算盘去丈量指数级的产业,这就像拿罗盘去算火箭的轨迹。AI 的曲线不是线性的,它是成倍爆炸的。芯片是大脑,光模块是血脉——大脑已经被市场重估过一次,血脉的重估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问题从来不是“光模块能不能到千元”,而是你敢不敢在它到来之前,把自己摆在洪流的方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