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

将寒武纪目标价上调50%至1835元,高盛是怎么算的?

原文链接: https://www.yjnt111.top/article/231

8月24日,高盛发布最新报告,报告内容如下:

·高盛基于寒武纪股价已达此前 1223 元目标价,将其 12 个月目标价上调 50% 至 1835 元,维持 “买入” 评级;同时提示牛市情景下,若 AI 芯片出货超预期,目标价最高可达 3934 元(较 1835 元溢价 114%)。

·截至 2025 年 8 月 22 日收盘,寒武纪股价为 1243.2 元,对应上行空间 47.6%;当前市值 5179 亿元(约 721 亿美元),企业价值 5174 亿元,3 个月日均交易额 51 亿元,流动性充足。

估值方法上,高盛采用 “折现 EV/EBITDA” 模型,以 2030 年为基准年(因 2030 年预期 EBITDA 利润率 22% 更接近全球同行,如英伟达 2027E 为 66%、AMD 为 26%),对 2030 年 EBITDA 给予 65 倍估值(此前为 49 倍),再以 12.7% 的股权成本折现至 2026 年,最终得出 1835 元目标价。

一、目标价上调的三大核心逻辑

1. 中国云服务商资本支出(capex)大幅增长,AI 芯片需求激增

2025 年 8 月中旬,腾讯率先披露 2025 年第二季度资本支出同比增长 119%,主要投向 AI 服务器与算力基础设施;高盛预测2025/2026财年资本支出将上调23%/17%至同比增长86%/13%,核心驱动是 2024 年底本土基础模型(如 DeepSeek)推出后,企业对 AI 推理算力的需求爆发,直接拉动 AI 芯片采购。

2. 芯片平台多元化,助力客户降低供应链风险

深度求索(国内头部 AI 模型企业)于 2025 年 8 月底推出 V3.1 版本模型,该版本专为新一代国产 AI 芯片定制,而寒武纪芯片是首批适配该模型的产品之一。这一适配能力可帮助腾讯、阿里等云客户在关税政策不确定(如海外芯片进口限制)、数据安全要求提升的背景下,减少对单一海外芯片供应商的依赖,间接扩大寒武纪的客户覆盖范围。

3. 研发投入落地 + 技术能力获权威验证

研发资金获批:2025 年 8 月中旬,寒武纪 “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研发资金” 的方案获上交所批准,公司计划未来三年投入 450 亿元(年均 150 亿元,2024 年研发支出为 120 亿元),重点用于 AI 芯片架构升级、软件开发及先进制程适配,彰显对生成式 AI 领域的长期投入。

技术能力认证:同期中国信通院(CAICT)公布 “深度求索模型兼容性测试” 结果,8 家企业通过测试,寒武纪位列其中,这一认证进一步验证其芯片与主流国产 AI 模型的适配性,消除客户对 “技术兼容性” 的顾虑。

二、关键业绩预测与市场格局

1. 寒武纪业绩增长路径

AI 芯片出货量:高盛上调出货量预测,2025 年预计 14.3 万片(此前预测 12.2 万片),2030 年预计达 210 万片(此前 170 万片),2025-2030 年复合复合增长率达+ 72%,核心因云客户采购量增加。

收入与利润:2025 年预期总收入 64.68 亿元(同比 + 451%),2030 年达 877.09 亿元,2025-2030 年 CAGR 68%;净利润方面,2025-2027 年预测分别上调 59%、28%、29%,2027 年预期营业利润率(OPM)达 22%(接近 AMD 水平),但因研发投入增加(2025-2030 年研发支出 CAGR 65%,2030 年达 34 亿美元),2028-2030 年净利润增幅略低于营业利润增幅。

市场份额:2024 年寒武纪在中国 AI 芯片市场占比仅 1%,2025 年预计提升至 3%(对应收入 9 亿美元),2028 年进一步升至 11%(对应收入 60 亿美元),逐步成为国产 AI 芯片核心玩家。

2. 中国 AI 芯片市场整体趋势

据 IDC 数据,2024 年中国 AI 芯片市场规模 190 亿美元,2025 年预计同比增长 36% 至 260 亿美元,2025-2028 年 CAGR 29%,2028 年达 550 亿美元;市场增长主要来自云服务商算力建设、企业 AI 转型需求,国产芯片因政策支持与供应链安全需求,市占率有望从 2024 年的 15% 提升至 2028 年的 30%,寒武纪是主要受益企业之一。

三、估值合理性与情景分析

1. 估值未过度,符合行业水平

2030 年 EV/Sales:1835 元目标价隐含 9 倍 2030 年 EV/Sales,低于寒武纪 2022 年以来 22-61 倍的交易区间,且处于全球同行范围(英伟达 2026E 15 倍、AMD 2026E 7 倍),无明显泡沫。

市盈率(P/E):隐含 253 倍 2026E P/E、44 倍 2030E P/E,对比中国半导体同行(2027E 净利润增速超 35%,P/E 比率 1.0-4.0 倍),寒武纪 1.9 倍的比率与行业平均 1.8 倍基本一致,估值逻辑通顺。

2. 不同情景下的业绩弹性

高盛对寒武纪 AI 芯片出货量做了三种情景假设:

牛市情景:2025-2030 年出货量 CAGR 90%(2030 年达 350 万片),运营支出同步增加(CAGR 78%),收入与净利润较基准情景分别提升 63%、64%,每股价值达 3934 元。

基准情景:出货量 CAGR 72%(2030 年 210 万片),对应目标价 1835 元。

熊市情景:出货量 CAGR 60%(2030 年 130 万片),运营支出节约(CAGR 45%),收入与净利润较基准情景分别下降 37%、32%,每股价值降至 1211 元(较 1835 元低 34%)。

四、寒武纪的六个图表

© 2025 AI资讯 - 用冷静的智慧预见下一个未知

京ICP备2025144713号-1

主体备案单位:北京预见花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