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决定英伟达未来走向的4个关键点
英伟达刚刚交出第二季度财报:营收467.43亿美元,同比增长56%,略超此前市场预期。第二财季净利润(GAAP)264.22亿美元,同比增长59%,毛利率则为72.4%。
数据漂亮,却没让市场眼前一亮。对这样一只市值四万亿的AI龙头,高盛认为:财报稳健,但惊喜不足,资本市场的胃口未被满足,短期股价或许面临调整。
不过,高盛并没有动摇长期看好的立场,并点出了四个将决定英伟达未来走向的关键点。
一、业绩稳健,却缺乏惊喜
英伟达财报发布后,盘后交易热度降温,股价持续走低,跌幅超3%,市场情绪出现短期调整。
这份Q2财报和Q3指引并没有踩雷,整体符合华尔街的共识。问题在于,英伟达身处的是一个被寄予厚望的行业,投资者早已习惯“每次都要超预期”。当市场期待爆发时,“只是符合预期”反而显得平淡,资金短期的失望也就不难理解。
高盛点评:“英伟达的表现没毛病,只是市场希望它继续打破上限,而不是稳定在上限。”
二、Blackwell故事被提前透支
市场对新一代Blackwell架构芯片的增长预期,已经提前计入股价。换句话说,大家早就把这部分利好写进了估值模型里。
高盛提醒投资者,市场已经很大程度上消化了其新一代Blackwell架构芯片带来的增长潜力 。
三、未来的四大关注点
·客户需求与供应链状态 ——需求能否持续,供应链能否跟得上,是决定短期订单兑现率的核心。
·远期收入结构与新品节奏 ——Rubin平台的发布节奏,以及新品对收入的拉动,会决定未来两年的成长曲线。
·中国业务的不确定性 ——H20芯片的出货情况,以及出口管制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风险变量。
·毛利率趋势 ——这不仅是成本控制的体现,更是英伟达在行业中维持定价权的关键。
这四点,几乎对应了投资者最关心的增长逻辑与风险锚。
四、长期立场:买入评级不变
尽管短期股价承压,高盛依然维持“买入”评级,并给出200美元的12个月目标价。估值依据是:未来标准化每股收益5.75美元,给予35倍市盈率。
换句话说,高盛看的是中长期的AI算力需求曲线,而不是短期的市场情绪波动。
五、四大风险提示
在乐观之外,高盛也给投资者列了“四个坑”:
·AI基建支出放缓: 这是最大的潜在风险,任何AI投资热情的降温都将直接冲击英伟达的增长。
·竞争加剧导致份额流失: 来自AMD等竞争对手的压力可能侵蚀英伟达的市场份额。
·竞争导致利润率受损: 激烈的市场竞争可能迫使公司降价,从而损害其高利润率。
·供应链限制: 生产和交付能力如果跟不上需求,将直接限制收入增长。
如果这些风险兑现,再漂亮的故事也可能打折。
六、股价的季节性
高盛还提到一个有趣的判断:英伟达股价存在某种“季节性”。上半年强劲,下半年进入所谓的“AI之秋”,更多是盘整格局。投资者接下来要盯紧几个信号:超大规模客户的资本支出、新品发布节奏,以及中国市场的变化。
小结
高盛对英伟达的定调是——业绩稳健,却未出乎意料。未来四个关键点,决定着英伟达能否继续主导AI时代。长期依然是“买入”,目标价200美元,但风险同样摆在桌面。对投资者而言,这份研报更像是一张导航:既告诉你方向,也提醒你路上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