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权基金A股持仓曝光:AI产业链正成为下注焦点
随着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中报披露进入尾声,一场“静水深流”的资本布局正在浮出水面:来自中东与东南亚的多家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正在悄然成为一批A股科技股的关键股东。
从阿布达比投资局、科威特政府投资局,到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这些代表国家主权意志、以长期主义著称的资本巨头,正以前十大流通股东的身份出现在紫金矿业、生益科技、长电科技、柏楚电子、信维通信等诸多科技或高端制造类上市公司背后。他们买了什么?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出手?又释放出怎样的市场信号?
一、阿布扎比们买了谁?
根据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阿布达比投资局目前持有19只A股,持股数量为3.76亿股,持股市值超过80亿元,较一季度末明显增长。值得注意的是:
在持股超过千万股的公司中,除了资源股如紫金矿业、宝丰能源,还有AI产业链公司生益科技、通化东宝、宏发股份;
新进持仓中,出现了长电科技(封装龙头)、信维通信(射频与消费电子)、宏创控股(铜箔材料)等,均具有AI硬件或算力基础设施属性。
科威特投资局也不遑多让,持股数量为1亿股,持股市值达19.8亿元,其中新集能源、东方雨虹之外,也新进了巨星科技和昆药集团等具备制造、医药创新特征的标的。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则布局更为集中,重点投资了激光切割龙头柏楚电子和电力装备华明装备。其中华明装备甚至在8月触发了“外资持股超24%”的红线。
这一切信号指向一个共识:海外主权资本正在中国寻找长期的科技资产锚点,且“硬科技优先、现金流稳定优先、非互联网路径优先”。
二、A股持仓细分赛道对照表
从持仓结构看,主权基金更偏好“算力硬件基础设施”与“电力/材料底座”:上游PCB/CCL(生益科技)、先进封装(长电科技)与射频连接(信维通信)构成AI设备的关键零部件层,电力与继电器(华明装备、宏发股份)保障数据中心供配电可靠性,铜/铝等资源与结构件(紫金矿业、宏创控股)提供材料底座。相比“直接押注大模型平台”,这类配置更加偏向现金流稳定+产业链确定性的长期主义路径。

三、AI产业链的“国家资本信号”
这场主权资本的回流,不是随机行为,而是对中国科技产业价值的系统性再评估。
据2025年7月《景顺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报告,近60%的主权基金计划在未来5年提升中国资产配置比重,核心驱动包括:
• 回报与分散化:中国资产被认为具备有吸引力的本地回报,并能为全球组合提供多元化收益来源;
• 科技与产业升级:中国在半导体、云计算、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等关键技术领域加速崛起,长期确定性增强;
• 政策与结构性支持:产业升级与政策导向共振,强化了对相关赛道的中长期信心。
在被问及未来3—5年最具吸引力行业时,受访主权基金提及最多的是:数字技术与软件(89%)、高端制造与自动化(70%)、清洁能源与绿色技术(70%)、医疗健康与生物技术(48%)。
简言之,主权基金押注的不只是个股,而是对中国科技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系统性再定价
四、大模型的“国际视角”:谁才是真正的AI资产?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主权基金所买入的,并非大模型公司的股权本体(如商汤、科大讯飞、百度等),而是AI算力与产业基础设施的核心构成者——这是一种更为务实的下注方式。
• 生益科技:PCB龙头,AI服务器主板、HDI与高速板材关键玩家;
• 信维通信:布局AI终端的高频天线与精密器件;
• 长电科技:先进封装,与英伟达、AMD等全球AI芯片厂商有协作关系;
• 柏楚电子:国产激光控制系统龙头,直接受益AI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落地。
这种“绕过模型赌赛道、绕过平台赌硬件”的配置思路,其实代表了主权资本的经典策略:稳定现金流+赛道确定性+边际加速空间,而非一味追逐“炒概念”。
五、真正的外资回流可能已经开始
高盛近期数据显示,8月14日至20日当周,全球新兴市场基金获得13.95亿美元净流入,其中中国股票基金净流入高达11.63亿美元。与此同时,韩国、印度等传统新兴市场出现资金流出。
这种资金流动结构正在反映一个悄然转变的趋势:中国科技资产正在重新获得定价权。
国内机构也在快速跟进。例如宏利基金指出,外资、险资、理财资金的回补共振,将成为A股下一阶段估值修复的重要力量。尤其在港股、红利资产板块,资金敏感度更高,有望率先迎来外资回补行情。
结语:外资没走,而是在悄悄捡“便宜的未来”
当前的AI行情、算力板块、科技成长股,情绪化极强。而这一次,从中东主权基金到新加坡投资局,从生益科技到信维通信,我们看到的是:外资并非短期躁动,而是在静静挑选“最可能走出来的中国科技公司”。
他们赌的不是风口,是产业链。
他们看重的不是估值,而是壁垒。
而你,准备好和这些“长期主义者”站在同一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