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AI芯片划重点
阿里巴巴被曝近期开发了新一代自研AI芯片,性能全面超越此前发布的“含光800”,不仅在算力和能效比上表现更优,还能支持更广泛的AI推理任务,涵盖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分析及多模态模型加速等多种场景。
消息称这款芯片不再由台积电代工,而是转向中国大陆企业。这一转变不仅有助于保障供应链安全、降低地缘政治风险,也体现了国内先进制程工艺的提升。
消息传出时,正值阿里巴巴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阿里云智能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6%,创下三年来的最高增速,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CEO吴泳铭在电话会议中的表态与芯片传闻相呼应,并未产生冲突。
受此利好消息影响,阿里巴巴在美股市场收盘时股价大涨12.9%。
一、我们梳理了几个重点
1.定位
·阿里推出的是推理芯片,不是训练芯片(英伟达的最强,训练芯片可用于推理,但成本太高且可能大材小用)。
·这类芯片主要用于模型部署和高效执行,而非大规模训练。
2.大厂趋势
大厂自研 AI 芯片并不稀奇,已经是行业趋势。对比来看:
百度 → 昆仑芯
腾讯 → 投资燧原科技(云端AI芯片)等
字节 → 采购寒武纪芯片,也自研芯片
谷歌 → 自研 TPU(主要做推理)
AI芯片是云计算的最大成本之一,阿里平头哥推出推理芯片,属于互联网大厂的正常动作。
3.兼容性
阿里强调其与英伟达的兼容性,通过云服务的方式交付算力,能降低云计算客户的转换成本,成为阿里云吸引AI开发者、企业和政府客户的卖点,增强云计算的竞争力。
4.目标
从目前的表态来看,阿里的AI芯片主要用在自己的生态中,还不是为了售卖。与采购英伟达芯片相比,阿里自研芯片会降低运营成本。自研推理芯片,表明首要目标不是为了训练大模型,而是为了支撑海量应用落地。有了英伟达芯片的平替版,能确保算力供给的自主可控。通过端云一体的布局,打造自己的护城河和AI生态。
5.代工问题
由于台积电“白名单”限制,国内大厂难以使用台积电产能。
阿里这款芯片极可能由中芯国际代工,这意味着中芯国际的产能未来会更紧张,也凸显芯片产业全链条国产化的必要性。
6.市场反应
芯片消息推动了阿里股价大涨。预期也会带动阿里系相关公司的情绪和股价表现,市场短期波动值得关注。
7.对寒武纪的影响
寒武纪的客户集中度很高,阿里本身就是寒武纪的大客户之一,用自研芯片肯定会减少对其他公司芯片的依赖。但长期来看,芯片市场很大,需求每年都在变大,需求增量要高于单个客户的损失。
二、附相关公司(非投资建议)
1.芯片代工
·中芯国际:大陆最大芯片代工厂,代工阿里自研AI芯片可能性最高。
·华虹半导体:圆晶代工全球第六,大陆第二。
2.芯片服务
·芯原股份:为阿里平头哥提供核心IP授权和芯片设计服务,中国RISC-V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
·长电科技:提供先进封装服务。
·利扬芯片:提供芯片测试服务。
3.RISC-V架构(有开源免费、模块化设计、精简高效、可扩展等优势)
·全志科技:与阿里旗下平头哥共同研发基于RISC-V架构的芯片。
·旋极信息:深度参与RISC-V生态建设,双方共同开发基于RISC-V架构的低功耗物联网SOC平台解决方案。
·北京君正:RISC-V专利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合作集中在RISC-V生态共建和特定终端应用上。母公司君正集团与阿里共同是天弘基金的股东。
4.服务器相关
·神州数码:阿里云服务器代理商,精英级合作伙伴。
·华勤技术:为阿里云提供AI服务器等硬件,参与阿里云算力中心的建设。
5.数据中心
·软通动力:阿里云核心信息技术服务供应商。
·润建股份:与阿里云共同投资中国-东盟智算云项目。
·博彦科技:与阿里全面合作,阿里云核心服务商。
·科华数据:战略合作,提供液冷机柜及温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