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4元!高盛为何一周两次提高寒武纪目标价?
2025年9月1日,高盛再次上调寒武纪目标价至2104元人民币,较此前预测上涨近14.7%。这是高盛在短短一周内第二次调整寒武纪估值,背后反映出其对寒武纪未来业绩与AI芯片市场的强烈信心。
高盛为何频繁上调寒武纪估值?
高盛在最新研报中指出,考虑二季度业绩,以及更高的人工智能芯片出货量、更低的运营费用比率、反映中国云资本支出扩张等,这些因素共同促使其上调寒武纪2025至2030年净收入预测,其中今年预测上调34%为最高。
在最新报告中,高盛将寒武纪12个月目标价由此前的1835元上调到2104元,涨幅达14.7%。值得注意的是,仅一周前,高盛刚将寒武纪目标价调到1835元,显示出其对寒武纪成长性的持续乐观。
1. AI芯片出货量增长
高盛在报告中强调,寒武纪AI芯片出货量在2025年二季度达到了5万片左右,未来五年寒武纪年出货量更是将从14.3万片增至213.7万片。这主要得益于中国云计算厂商加速部署AI基础设施,寒武纪作为本土领先的AI芯片设计公司,成为主要受益者。
2. 运营效率提升
寒武纪在二季度财报中显示,运营费用比率显著下降,毛利率提升。这意味着公司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成本控制能力增强,为净利润增长提供支撑。
3. 中国云资本支出扩张
高盛指出,中国云厂商在AI基础设施上的资本支出持续增长,寒武纪作为核心供应商,其订单量和客户结构正在优化。这一趋势被视为寒武纪未来五年收入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估值推演:如何得出2104元目标价?
高盛可能采用了分段DCF(现金流折现)法,结合寒武纪2025至2030年净收入预测进行估值推演。以下为简化版逻辑:
| 年份 | 净收入预测增长率 | 关键假设 |
|---|---|---|
| 2025 | +34% | AI芯片出货量激增 |
| 2026-2030 | 年均+20% | 云资本支出持续扩张 |
| 折现率 | 10%-12% | 反映行业风险与利率环境 |
| 终值估算 | 2030年后稳定增长 | 采用永续增长模型 |
结合上述假设,高盛将寒武纪未来现金流折现至当前,得出企业合理估值区间,并据此推导出2104元的目标价。
高盛的“押注”是否值得市场跟随?
从高盛的两次上调可以看出,其对寒武纪的信心不仅建立在财务数据之上,更是对中国AI芯片生态的战略性判断。2104元的目标价,既是对寒武纪未来五年成长性的定价,也可能成为市场重新审视AI芯片估值体系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