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ma首份财报点评:营收增长41%,但还是撑不起高估值
北京时间9月4日早,Figma发布了其第二季度财报,营收达2.496亿美元,同比增长41%。净利润为2820万美元,净美元留存率高达129%(Net Dollar Retention Rate, NDR是衡量企业现有客户群体收入留存能力的核心指标,反映客户增购、降级、流失等综合因素对收入的影响)。这些数字本应令投资者欢欣鼓舞,但市场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股价在财报发布后迅速下跌14.22%。
很多投资者可能会因此一头雾水,为何Figma在交出亮眼成绩单后,反而遭遇资本市场的冷遇呢?
谁是Figma?
Figma成立于2012年,主营业务是网页端协作设计软件研发,是一家聚焦于云端协作式的设计与产品研发的平台型软件公司,核心产品涵盖Figma Design(界面设计与原型)、FigJam(白板/协作)、以及面向工程师的Dev Mode(覆盖设计到产品开发的规范与交接)。
Figma软件平台的核心卖点不止于“设计工具”,而是协作式产品研发平台:设计师是切入口,随后渗透到产品、工程、市场与运营。有华尔街大型券商测算,其面向设计与各类相邻角色的潜在市场规模约260亿美元。
从业务版图与产品力视角来看,端到端工作流乃Figma软件平台的核心优势之一:在同一平台完成想法发散(FigJam)、界面设计与组件化(Design/Variables/Auto Layout)、原型验证与动效(Prototyping),再到大型设计工程的实际交付工作流(Dev Mode 规范、代码片段、设计变量);另外两大优势则分别是业内最为强大的跨角色协作与Figma独家的设计与开发生态。
公司于2025年7月31日正式在纽约证交所挂牌上市。
仅仅上市一个月,第一次发布财报,为何就会立即大跌呢?
一、股票解禁成直接导火索
过去一段时间,市场对于Figma显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
正如公司高管所言:“We’re seeing strong demand for AI-powered design tools across industries.”(我们发现了不同行业对于AI设计工具都有强劲需求)。Figma正试图通过AI技术拓展产品边界,提升用户体验。
但在IPO之后,Figma预计部分员工所持25%的股票禁售期将于9月4日收盘后到期。持有Figma已发行A类流通股略多于一半的投资者已同意延长禁售安排,即其剩余35%的股份则将于2026年8月到期。
因此,Figma也在财报发布当天同时发出警告:“Figma warns of upcoming share unlock as stock sinks post-earnings”(Figma警告称即将进行股票解禁,财报发布后股价下跌), 这条信息成为股价下跌的直接导火索。
所谓“股票解禁”,是指公司早期投资者或员工所持有的限制性股票即将进入可交易状态。大量股票可能在短期内涌入市场,造成供需失衡,引发股价下行压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是一种潜在的稀释风险。即使公司基本面良好,短期内的抛售行为仍可能导致股价承压。
二、市场预期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Figma的财报虽然亮眼,但市场对其预期更高。作为一家市值300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投资者希望看到更激进的增长、更明确的盈利路径。
AI产品虽具潜力,但尚处于早期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部分用户反馈算法建议不够精准,影响了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
此外,Figma面临来自Adobe等巨头的竞争压力。后者在AI设计领域的布局更为成熟,资源更为丰富。Figma要在技术上持续领先,必须投入大量研发资源,这也可能影响其短期盈利能力。
正因为此,华尔街分析师们对于Figma 普遍持谨慎立场:软件产品力拉满但估值太高。
由于估值较高,大多数覆盖Figma的华尔街分析师给予该公司中性(Neutral)或与大盘持平(Perform)的这类趋于观望立场的较谨慎评级,而不是趋向乐观看涨的“买入”或者“跑赢大盘”评级。
Figma所独创的嵌入AI大模型的设计和产品开发平台令华尔街印象深刻,但是这些顶级分析师因Figma过高估值而拒绝给出乐观的看涨评级,并且给出的未来12个月内目标股价也相对谨慎。
三、产品与投资者心理的博弈
股价的波动,往往不仅仅是对财务数据的反应,更是投资者心理的映射。在当前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投资者更倾向于避险,对任何潜在风险都格外敏感。
Figma的财报无疑展现了其强劲的增长势头与技术创新能力。但资本市场的反应提醒我们,企业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数字上,更体现在战略清晰度、风险控制能力与投资者信心的维系。
Figma的优势在于产品的协作性强、用户界面简洁、跨平台兼容性好。尤其在远程办公与全球化团队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其工具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其劣势也很明显,AI功能虽强,但仍处于早期阶段,部分用户反馈算法建议不够精准。此外,随着Adobe等巨头加速布局AI设计领域,Figma面临激烈竞争。这些都会影响投资者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