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大幅上调胜宏目标价,这轮AI-PCB周期有多强?
在AI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PCB(印制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产业链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重构。胜宏科技,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近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花旗银行将其目标价大幅上调148%至447元,背后不仅是对企业基本面的认可,更是对整个AI-PCB超级周期的深度押注。
花旗为何会大幅上调胜宏目标价呢?
花旗的强烈信号
花旗在最新报告中指出,AI-PCB超级周期正在加速,主要受益于机架无线缆设计趋势和CoWoP技术推动。
所谓CoWoP(Chip on Wafer on PCB)是一种创新的系统级封装技术。它先将裸芯片(Chip)通过微凸点倒装到硅中介层(Wafer)上,完成芯片与硅基板的高密度互连;然后将整个芯片在硅片组件直接键合到多层PCB上,省去传统有机封装基板。PCB在此不仅承担电连接,还通过HDI或MSAP/SAP等工艺在板上形成精细的重分布层(RDL),保证信号完整性与功率分配。相比传统封装,CoWoP将封装substrate与PCB“一体化”,实现了更薄、更轻、更高带宽的模块设计,同时充分利用大尺寸PCB产线的高产能与成熟工艺。
英伟达是这项技术的先驱者之一,CoWoP很可能大幅度提升原有的工序效率。
胜宏科技坐落于广东惠州,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精密度多层印制线路板、HDI PCB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花旗在报告中指出,随着AI-PCB需求激增,胜宏作为核心供应商,其产能与技术优势将持续受益于行业结构性增长。
不仅如此,花旗还将2026年AI-PCB需求预期上调35%至720亿元人民币,较6月份约530亿元的预期大幅提升,预计供需紧张将持续至2026年后。
需求增长主要源于下一代GPU平台中中板/背板的采用、ASIC需求上调以及1.6T交换机PCB内容价值超预期。
此外,产能扩张速度可能低于预期,且质量和良率同样重要,这些都造成这个赛道上的优质玩家的身价提升。
胜宏为何被看好:三重逻辑支撑估值重构
1. AI驱动下的PCB需求爆发
AI服务器、AI PC、边缘计算设备的快速普及,带动了高阶PCB的需求井喷。传统PCB企业难以满足高频高速传输的技术要求,而胜宏在HDI板、高多层板领域具备深厚积累,成为少数能稳定供货的厂商之一。
据报道,胜宏目前的AI相关订单同比增长超过40%。其客户涵盖全球头部AI设备制造商,订单稳定性与技术壁垒构成了强有力的护城河。
2. 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并行
胜宏科技2025/26/27年底产能将分别达到310亿元/564亿元/830亿元。其中,惠州工厂产能将从2025年第二季度末的200亿元增至2027年第一季度末的400亿元;泰国工厂产能将在2025/26/27年底分别达到50亿元/90亿元/190亿元;越南工厂将于2026年中开始量产,2026/27年底产能将分别达到70亿元/220亿元。
胜宏科技凭借其已验证的AI-PCB量产能力和远超同行的产能扩张速度,将成为这一超级周期的关键受益者。其研发实力也不容小觑,其累计获得线路板领域有效专利超过600项。
未来展望:胜宏能否穿越周期?
1. 市场环境:高景气延续,但挑战并存
AI-PCB超级周期尚处于早期阶段。全球AI设备出货量预计在未来三年内仍将持续快速增长,这也将继续拉动PCB需求,尤其是高阶板材。
然而,原材料价格波动、国际贸易摩擦等外部因素仍可能对行业造成扰动。胜宏需在供应链稳定性与成本控制方面持续优化,才能穿越周期。
2. 估值与业绩匹配:仍有上行空间
当前胜宏股价已接近历史高位,但与花旗给出的447元目标价仍有一定距离。若AI设备出货如预期增长,胜宏的营收与利润将持续改善,估值有望进一步修复。
不过,投资者需关注其财务稳健性与现金流表现。产能扩张带来的资本开支压力不容忽视,若不能有效转化为盈利能力,估值泡沫风险将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