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

反垄断调查+阉割版遇冷,英伟达如何处理两难困境?

作者: 预见大模型 顶级公司 AI芯片 #AI芯片 #顶级公司

原文链接: https://www.yjnt111.top/article/468

英伟达,这家在全球AI芯片领域占据统治地位的公司,正面临中国市场的双重挑战:一是其为中国量身定制的“阉割版”芯片遭遇冷遇,路透社9月16日消息,英伟达最新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人工智能芯片RTX6000D需求低迷,其主要大客户——多家中国科技巨头拒绝下单。

其二是中国监管部门对其启动了反垄断调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9月15日公布,近日,经初步调查,英伟达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附

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英伟达公司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对其实施进一步调查。

内外夹击之下,英伟达的芯片霸权,还像过去一样固若金汤么?

阉割版芯片:性能缩水,客户拒买

为了应对美国政府对高性能GPU的出口限制,英伟达推出了H20等“特供版”AI芯片。这些芯片在算力上被刻意削弱,以符合出口管制要求。英伟达原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维持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感,但现实却并不理想。

过去一周内,来自多家媒体的报道显示,中国客户对这些阉割版芯片普遍持否定态度。这些反馈不仅是对产品性能的否定,更是对英伟达战略的质疑。在AI技术日益依赖高算力的背景下,性能缩水的芯片显然无法满足中国客户的实际需求。

实际上,中国企业并非不需要英伟达芯片,比如很多公司就对购买英伟达的B30A芯片释放过强烈意向。这是一款远超H20性能的芯片。该芯片基于Blackwell架构,预计性能是H20的六倍,价格仅为其两倍。

但截至目前,B30A是否获批出口仍不明朗。

2025年以来,英伟达CEO黄仁勋已经三度访问中国大陆,表明了他对于中国市场的承诺。不过,从年初上台之后,特朗普政府一直坚持严控美企对华AI芯片出口。4月,美国以“符合国家和经济安全利益”为名,叫停英伟达的“对华特供版”H20芯片、AMD的MI308芯片及同类型AI芯片的对华出口。

7月中旬,黄仁勋在中国宣布,美国已批准H20芯片销往中国。有媒体称,美国政府批准出口,是因为英伟达和AMD同意将芯片销售额的15%上交给美国政府。

反垄断调查:监管风暴来袭

就在阉割版芯片遭遇冷遇之际,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对英伟达启动了反垄断调查。调查聚焦于其在GPU市场的主导地位,以及是否存在滥用市场支配权的行为。

这次调查的起因是英伟达公司违反《反垄断法》及其在收购迈络思(Mellanox)案中的附加限制性条件,而这些条件核心就在于维护相关市场的公平竞争与非歧视供应,避免借纵向/相邻市场协同形成新的壁垒。

据公开信息,英伟达在中国高端GPU市场的占有率长期维持在绝对优势地位。其产品几乎成为训练大型语言模型的“标配”,对下游企业具有极强的议价能力。这一格局引发了监管层的关注。

调查的启动,意味着英伟达在华的商业模式将面临重新审视。虽然目前尚无定论,但监管介入本身就释放出一个信号:中国市场不再容忍技术垄断,也不再接受“特供版”的妥协。

国产替代:从边缘走向主流

英伟达的困境,为国产芯片厂商提供了发展契机。寒武纪、海光、摩尔线程等企业纷纷推出高性能GPU,试图填补市场空缺。虽然在整体性能上仍与英伟达存在差距,但在性价比和本地化支持方面,国产芯片逐渐获得认可。

字节跳动已暂停与博通合作的AI芯片项目,转而考虑国产方案。这一转向不仅是技术选择,更是战略调整。在地缘政治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企业更倾向于可控、稳定的供应链。

国产芯片的崛起,不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更是市场选择的体现。中国客户拒绝阉割版芯片,倒逼国产厂商加速迭代,提升产品竞争力。

英伟达的战略困境:两难抉择

面对中国市场的冷淡回应和监管压力,英伟达陷入战略困境。一方面,它必须遵守美国出口管制,无法提供完整性能的芯片;另一方面,中国市场对性能有刚性需求,无法接受缩水产品。

继续推出“特供版”已被证明难以奏效。推动美国政府放宽出口限制,在当前政治氛围下几乎不具现实性。加强软件层面的优化,试图用算法弥补硬件性能的不足,虽有可能,但需要客户配合,也需要时间验证。

在竞争激烈的AI赛道,时间往往是最稀缺的资源。英伟达若无法在短期内提出有效解决方案,其在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将面临动摇。

短期来看,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处境将持续艰难。阉割版芯片的处境只会愈发艰难,反垄断调查尚未明朗,国产替代加速崛起。多重压力之下,英伟达需要重新评估其在华战

略。

中期来看,如果美国政府继续收紧出口管制,英伟达可能失去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这不仅影响营收,更可能削弱其全球技术生态的完整性。

长期来看,英伟达仍有机会重返中国市场,但前提是政策环境改善,产品性能恢复,客户信任重建。这需要时间,也需要耐心。

英伟达的遭遇,是技术与政策博弈的缩影。在全球化退潮、技术封锁加剧的时代,企业不再只是技术提供者,更是地缘政治的参与者。

中国客户的选择,既是对产品性能的判断,也是对市场规则的回应。阉割版芯片的遇冷,说明市场不接受妥协,更不接受技术降维。

© 2025 AI资讯 - 用冷静的智慧预见下一个未知

京ICP备2025144713号-1

主体备案单位:北京预见花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