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

微软AI数据中心2.0:一场算力竞赛的重构者

原文链接: https://www.yjnt111.top/article/509

美国的威斯康星州,一个原本在世界互联网版图上默默无闻的地区,却因为微软一下走上了前沿。

继投入33亿美元,建设首座“全球最强AI数据中心”即将在2026年年初投入使用后,微软再度挥出重拳,宣布投资40亿美元建设第二座AI数据中心。两座中心总投资额超过70亿美元。

微软为何会连续建造两座AI数据中心?这背后又展示了当下如何的AI竞争格局呢?

新数据中心有多大

威斯康星数据中心项目展现了微软在AI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技术野心。据微软总裁BradSmith介绍,该设施的建设需要120英里的中压地下电缆和72.6英里的机械管道。

数据中心采用独特的两层建筑设计,以实现更紧密的网络连接并降低延迟。该设施配备了最先进的冷却系统,超过90%的设施将使用封闭循环系统循环水和化学物质,无需重新填充。剩余部分使用外部空气冷却,仅在高温天气时切换到水冷。单个数据中心的年用水量相当于典型18洞高尔夫球场夏季高峰期一周的用水量。

为了扩大数据中心容量,微软还斥资194亿美元从荷兰的Nebius公司租用数据中心容量。而这只是微软诸多动作中的一个。

微软为何会如此不惜重金,打造这个数据中心呢?

微软的算力焦虑

近期,OpenAI刚刚和甲骨文签下了3000亿美元的旷世算力大单,这一单不仅让甲骨文股价单日暴涨36%,甚至还让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在世界首富的位置上停留了6个小时。

而这一切的背后,却是微软落寞的背影。

作为OpenAI的最大持股股东,OpenAI此举无疑在向全世界公告一个真相:微软的算力,不足以支撑OpenAI的AI训练。

据微软介绍,一期数据中心将作为一台大型AI超级计算机运行,使用单一扁平网络连接数十万计最新的英伟达GPU,成为强大的AI训练设施,初期将用于训练OpenAI模型。据透露,一期中心占地315英亩,包含三栋总面积达120万平方英尺的建筑,部署数十万块英伟达GB200GPU。

面对这样的情况,微软总裁BradSmith直白地表示,该数据中心集成了最先进的英伟达GPU、强大的网络连接和系统架构,使其能够训练比以往更先进的AI模型。CEOSatyaNadella称,一期中心的性能就将达到目前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的10倍。

建设超级数据中心的,不只是微软

说起超级数据中心,就不得不提一下马斯克的Colossus。

Colossus(巨人),这个名字本身就透露出它的野心。它是由马斯克旗下的xAI团队主导建设的超级计算机集群,核心由10万颗(一期工程10万,后加到20万,规划100万正在建设中)NVIDIAH100GPU构成。

以一期工程来说,ColossusAI超级计算机集群采用的是超微电脑(Supermicro)的服务器,其基于NVIDIAHGXH100方案,每个服务器中拥有8个H100GPU,封装在Supermicro的4U通用GPU液冷系统内,为每个GPU提供简单的热插拔液冷。这些服务器装载在机架内,每个机架可容纳8台服务器,也就是说每个机架内有64个GPU。1U歧管夹在每个HGXH100之间,提供服务器所需的液体冷却。每个机架的底部是另一个Supermicro4U单元,这次配备了冗余泵系统和机架监控系统。

这些机架以8个为一组配对,每个阵列有512个GPU。每台服务器都有四个冗余电源,GPU机架的后部露出三相电源、以太网交换机和一个提供所有液体冷却的机架大小的歧管。Colossus集群中有超过1500个GPU机架,或近200个机架阵列。

比起马斯克,微软并不是太早了,甚至还有点太晚了。

数据中心,这场豪赌刚刚开始

这场算力竞赛,已不再是单点突破,而是体系化重构。微软的数据中心2.0,不仅是硬件升级,更是AI产业格局的再造者。它将深刻影响模型训练速度、推理效率乃至AI产品的迭代节奏。

从产业角度看,微软的动作将带动上游芯片、服务器、冷却系统等多个环节的需求激增。英伟达作为核心供应商,将受益最大;同时,液冷技术、绿色能源解决方案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而对于AI创业公司而言,这种超级数据中心的崛起,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算力支持;另一方面,也可能加剧算力资源的集中化,提高进入门槛。

未来几年,随着数据中心陆续投入使用,全球AI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加速。模型将更快迭代,应用将更广泛落地,AI将更深刻地嵌入社会肌理。而这一切的起点,或许正是威斯康星那片正在崛起的算力之城。

© 2025 AI资讯 - 用冷静的智慧预见下一个未知

京ICP备2025144713号-1

主体备案单位:北京预见花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