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惊魂:小作文为何屡屡撬动龙头?
一、九月的胜宏科技:凭空扩散的“拳打脚踢”
股市是最怕流言的地方。9月17日,胜宏科技就活生生上演了一出荒诞剧。
市场上流传出一份所谓东山精密的“投资者活动解读”,其中被截取出一些言辞激烈的版本:“技术沉淀超过胜宏”“正交背板(高速互连用背板布线方式的一种)一次性送样通过的只有我们一家”。

这些话在投资圈迅速传播,真假难辨。胜宏科技股价盘中快速下挫,盘中跌超7%,收跌3.78%,盘面一片惨烈。
当日稍晚,东山精密投关总监公开澄清 :相关表述存在被误解的情况,原意是“行业可能会出现一两家万亿级公司”,并非针对具体竞争对手 。但澄清出来时,市场已经先反应了。

调研结束后,外界流传出多个版本的会议纪要,出现了不少被放大的“金句”。这些内容到底是否完整、是否代表公司原意,外界并无定论 。可以确认的是,现场确实有数百位机构参与,公司主要介绍还是围绕光芯片、光模块扩产,以及与客户索尔思的合作进展。
在涉及胜宏科技时,东山管理层提到的是“胜宏在HDI上曾经超前投入,才有了现在的产业地位”,更多是承认其产业标杆作用。
更重要的是,这场调研本身披露了不少产业趋势(调研口径):
· 光芯片产能 :当前约300万片/月,明年下半年目标提升到1200万片/月;
· 光模块节奏 :明年400G月产22万只、800G月产80万只、1.6T月产5万只(兼容800G),调研信息显示,公司内部对2026年光模块收入的预期最高可达500亿元,净利率目标约30%;
· 客户与应用 :除英伟达外,调研中有提及海外客户(如谷歌、甲骨文)订单推进;
· 产能扩张 :9月新增产能开始放量,2026年中预计可达600亿产值,2027年末则向800–1000亿迈进。
胜宏科技自身的最新进展同样不容忽视:泰国工厂在收购后快速实现盈利,Q4即可贡献约40亿元新增产值;良率爬坡进度对标惠州本部;惠州、泰国双基地扩产正同步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A股第一次出现“董事长显眼包”引发的市场震荡。无论是此前某家汽车零部件公司高管放言“在座的都是垃圾”,还是某些董事长预测指数,这些言论一旦进入二级市场,就极易被片段化、戏剧化,再叠加传播效应,瞬间放大成股价波动的“小作文”。
机构在这次东山调研后也逐条做了点评,核心结论是:PCB每年产值超过700亿元,行业空间足够大,并非“一山不容二虎”。友商之间的互踩并不会改变基本格局,真正决定份额的,还是谁能拿下订单、谁能兑现业绩。
二、几周前的中际旭创:质疑模型引发的恐慌
再往前几周,市场的“故事本”里出现了中际旭创。
这一次,并非传闻,而是一位买方大佬凌鹏抛出的公开质疑。他直指:市场上流传的“中际旭创2027年归母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250亿元”的预测模型,前提过于理想化。
他说,这个预测建立在三大假设之上:产能已经完全投放并释放 、未来产品价格不下降 、以当下净利率简单外推 。任何一条如果偏离,最终结果都会大打折扣。
这番话直戳要害。投资者最怕的不是坏消息,而是对“梦”的动摇。当天中际旭创股价迅速下挫。虽然公司并未正式公告澄清,但市场情绪已经先走一步。
不同于胜宏的“市场争议”,中际这场风波是买方对高预期模型的公开质疑 。与此同时,部分卖方机构则继续上调预期,甚至有券商将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上调至约198亿元。买卖双方分歧被彻底点燃 ,投资者的心态随之摇摆。
三、为什么“小作文”总能撬动股价?
说穿了,股市的信仰,本来就立在纸糊的预期上。
在光模块、PCB、AI这类热门赛道,股民持股的逻辑不是账面利润,而是对未来的幻象——“高成长”“高景气”“万亿赛道”。当预期被一则市场流传的说法或质疑击碎,资金自然风声鹤唳。
这种情绪,有点像古代宫廷:只要有人在御花园里放话“皇上不行了”,整个朝堂就立刻人心惶惶,不等太医出来澄清,先抢着站队。
但要看到更深的一层:AI并不是泡沫里的幻影,而是正在落地的超级产业周期 。即使短期有传言扰动,长期趋势依旧清晰:算力需求持续扩张,光模块、电力、液冷这些环节依然是必需品。真正的龙头,最终会用业绩证明自己。
四、这不是孤例:更多“小作文”的影子
其实,胜宏和中际并不是孤例。此前天孚通信也曾因为“客户订单不稳”的市场消息盘中大跌,寒武纪也多次被质疑“产能瓶颈”“目标难以兑现”,算力租赁概念股更是时常被“客户砍单”的段子反复冲击。
海外大厂同样会阶段性出现“需求节奏调整/客户交付节奏变化”的传闻,相关个股与产业链也会出现情绪化波动。
胜宏科技vs中际旭创“小作文”事件对照表

简言之,胜宏是“市场解读”带来的情绪波动,中际是“模型质疑”触发的预期回调 。一个是片段传播放大,一个是对高预期的挑战,结果都是股价先行反应。A股逻辑很直白: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敢先跑 。
五、市场的病:谁都想当第一个跑的人
别把小作文当新闻,它更像是股市里的心理测验。
你看到“拳打胜宏创”的版本,会不会觉得胜宏要凉?
你听到“250亿净利润预测被质疑”的声音,会不会怀疑中际估值虚高?
你看见“客户砍单”的传闻,会不会想先卖了再说?
多数人的答案都是:管他真假,先跑再说。于是,股价的下跌不需要事实,只需要想象。市场里,情绪常常比真相更有杀伤力。
真正可笑的是,每一次“小作文”最后都被证明是被误解、过度演绎,或只是模型分歧,可下一次再来,依旧有人买账。就像赌场里,一个赌徒刚被坑完,转身又把筹码推到新一局。记忆短,才是股市最大的风险。
六、传言搅不动价值
市场上传言能制造恐慌,能放大波动,但改不了产业逻辑。胜宏科技的客户不会因为几句被解读的言论就换供应商,中际旭创的技术地位也不会因为一个模型质疑就土崩瓦解。
AI产业的逻辑更是如此 。短期有情绪,长期有趋势;短期有波动,长期有成长。全球算力持续扩张的大势未改,中国厂商正在补位追赶,从光模块到GPU、从液冷到AI电力,这条产业链注定是未来十年的黄金赛道。
市场短期看情绪,长期看价值。传言像浮萍,随风飘来飘去;价值像礁石,潮水再大也只能拍打表面。
所以,别跟着小作文起舞。钱最终会回到价值身上,赢家永远是那些看得长远的人。
传言再热闹,能兑现的只有业绩;而在AI产业链,兑现的空间,才刚刚开始。最终的赢家,不会在传言里诞生,而会在财报里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