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收评:银行老登维稳,谁在出手护盘?
如果再给上证指数十分钟时间,应该90%的投资者,都坚信这个A股核心风向标,会以红盘的局面报收。“早盘小幅高开,午盘加速跳水,收盘前半小时火线收付失地,最终收出阴十字星”,就是上证指数全天具体的运行轨迹。
一、大势观察
具体来看,A股三大指数今日宽幅震荡,截止收盘,沪指跌0.18%,收报3821.83点;深证成指跌0.29%,收报13119.82点;创业板指涨0.21%,收报3114.55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24944亿,较昨日放量3729亿。
行业板块多数调整,银行、航运港口板块涨幅居前。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超过1100只,逾50只股票涨停。
防御类群体全天表现活跃,银行股逆势上涨。半导体板块尾盘快速拉升,截至9月23日收盘,板块指数年内大涨43.7%,收盘点位刷新历史新高。整体而言,166只半导体个股,年内有154股累计上涨,占比约93%,其中55股年内涨幅超50%,13股年内翻倍。wind数据显示,半导体板块中有34股在近30个交易日里,创出过历史新高,这批个股的特性,就是囊括了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寒武纪、北方华创这些大家比较熟悉的AI龙头公司。
港股集体调整,恒生指数收报26159.12点,跌185.02点,跌幅0.7%;恒生科技指数收报6167.06点,跌90.85点,跌幅1.45%
二、市场风向
①会议利好: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在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式上致辞表示,“十五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牢牢锚定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点,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
在培育壮大新兴和未来产业方面,李乐成表示,要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统筹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加快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开辟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综合处处长邢凡胜23日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交通运输部正在深入推进“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将把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规模化创新应用作为主攻方向,重点抓紧出台“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该意见即将发布施行;联合行业和社会力量,组织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加快普及智能体应用;采用“科技+工程”模式,围绕大通道货车自动驾驶、内河货运船舶自主编队航行、公路重大灾害智能管控处置、公路自由流收费、高速磁浮系统等典型应用,推动实施一批创新工程;谋划开展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十百千”创新行动,加大试点示范密度,广泛凝聚创新合力。
②政策利好 :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关于推动运动促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聚焦“十五五”体育事业发展规划。意见中提到,推进运动促进健康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打造数智应用场景。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积极应用智慧可穿戴监测设备与器材,提高服务科技含量、精准度和科学性,增强服务便捷性和体验感,支持服务效果的跟踪分析。
今年以来,全球可穿戴设备迎来快速增长,IDC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腕戴设备市场出货4922万台,同比增长12.3%。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腕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2080万台,同比增长33.8%,增速领跑全球。智能手表市场出货量增速显著,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成人智能手表市场出货量958万台,同比增长64%;其中,千元以下及2000元以上(未税)分别出货同比增长66.1%和110.2%,呈现两极化趋势。
银河证券研报认为,在端侧AI芯片、多模态模型等技术的发展和融合下,可穿戴设备逐步向个人健康的一道防线及全域智能生活的核心入口发展。长期来看,AI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对健康监测需求共同驱动可穿戴设备从单点功能向全域智能体跃迁,健康管理也将从监测走向治疗,生态从孤立走向协同,AI赋能的可穿戴设备,市场空间大有可为。
三、焦点公司
①英伟达: 当地时间周一,英伟达和OpenAI宣布达成合作,包括建设庞大数据中心计划,以及英伟达对OpenAI最高1000亿美元的投资。 根据协议,OpenAI将利用英伟达系统建设并部署至少10吉瓦的AI数据中心,用于训练和运行下一代模型。这一耗电量相当于800万户美国家庭的用电量。据悉,这项合作还将补充双方与微软、甲骨文、软银及“星际之门”项目的现有合作。
②谷歌: 近日,谷歌在光路交换机(OCS)技术领域取得新进展,正积极测试基于压电陶瓷(DLBS)的OCS方案,以优化其AI超算集群的网络性能。压电陶瓷技术凭借光路直接传输无反射损耗、切换时延低至毫秒级等优势,成为继MEMS和数字液晶(DLC)后的重要技术路线。据分析,压电陶瓷OCS的系统损耗最低、切换速度最快,尤其适合高稳定性的AI集群互联场景,且其兼具正逆压电效应,能高效实现光电信号转换,拥有低能耗、无电磁噪音、寿命长,适配严苛工作环境等优势。此次测试或加速压电陶瓷在超大规模GPU互联中的应用,推动数据中心效能升级。谷歌2025年OCS采购量预计翻倍至2万台,压电陶瓷方案有望支撑更大规模GPU/TPU互联,为百亿亿次算力集群提供高效光互联支撑。
③甲骨文: 公司宣布重大人事调整,云基础设施总裁Clay Magouyrk与行业应用总裁Mike Sicilia晋升为联席CEO,接替Safra Catz,后者将转任董事会执行副主席,埃里森将继续担任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技术官。此次交棒正值甲骨文股价创纪录、AI云业务高速增长之际,公司希望借机提拔新一代技术型领导层,避免组织停滞。
④三星: 由于供应紧张,三星对其DRAM和NAND闪存产品进行了大幅提价,部分产品提价幅度高至30%。这也使得三星成为继美光和闪迪之后,最新一家上调内存和闪存产品价格的存储巨头。据悉,三星此次供应紧张是由于老款产品产量减少以及大型云企业需求增加造成的。目前,三星在DRAM和NAND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32.7%和32.9%。
⑤立讯精密 :硅谷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日前报道称,OpenAI已与苹果(AAPL.O)主要代工厂立讯精密达成制造协议,由后者负责至少一款AI设备的组装工作,包括类似无显示屏智能音箱,还考虑开发眼镜、数字录音笔和可穿戴胸针(AI pin)等产品,预计2026年底至2027年初面市。
⑥中芯国际 :高盛将中芯国际H股12个月目标价从73.1港元上调至83.5港元,称中国AI芯片的长期需求增长前景将更加明朗,这将使中芯国际等领先的国内代工厂受益。将中芯国际A股12个月目标价从160.1元人民币上调至182.8元,继续以238%的A-H估值溢价作为A股目标价。维持中芯国际2025-2027年盈利预测基本不变,并基于营收和毛利率的提高,将2028和2029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上调1%和2%。
⑦芯原股份: 中邮证券研报表示,公司近日发布收购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芯来科技97.0070%股权。芯来科技是中国RISC-V专利联盟首批成员单位,打造了四大通用CPU IP产品线和三大垂直CPU IP产品线,以及基于自研RISC-V CPU IP和周边IP构建的SoC子系统IP平台。截至目前,已有超过300家国内外正式授权客户使用了芯来科技的RISC-V CPU IP,处于业内领先水平。此次交易将完善公司核心处理器IP+CPU IP的全栈式异构计算版图,同时也将强化公司AI ASIC的设计灵活度和创新能力,提升公司关键业务的市场竞争力。
⑧江波龙: 近日公司举行了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包括特定对象调研和电话会议。此次活动参与的单位包括工银瑞信、西部证券、中金银海等多家机构。在活动中,公司对存储产品价格的未来走势进行了分析,预计随着AI服务器的需求增长,存储市场价格将全面上涨。公司企业级产品已获得多个行业头部客户的认可,在2024年中国企业级SATA SSD总容量排名中,公司位列第三,国产品牌中位列第一。此外,公司推出了专为AI数据中心设计的SOCAMM2内存产品,尽管目前尚未形成收入,但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四、后市展望
①银行股逆市拉升,国家队出手了?
由于观点的分歧,会根据偏好的不同行业板块,甚至个股主题当中,来把投资者做出各种明确的“差异称呼”。像看好传统白酒消费主题,或者银行地产的投资者, 被笼统冠以“老登”说法。而积极跟踪AI板块动向的投资者,则一般被冠以“新登”称号。当然,这些称呼绰号和性别、收入、认知都毫无关联,因此,也更多是中性称呼的网络语言而已。
不管是老登,还是新登,企业能够不断创造价值,给投资者贡献回报,维护市场良好的运行氛围和格局,那他就是个“好登”!传统板块当中市场影响力巨大,同时也是市值规模居前的银行股,今天作为老登,就为市场反弹,打了个好样。银行板块单日获得逾4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板块指数盘中一度超过2%,南京银行、厦门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涨幅居前,全部42只银行股,41只都在上涨。
其实,就在一天之前,全市场还都屏住呼吸,预判A股现在最大的“空头”危机,会不会被银行板块引爆。因为银行板块指数刚刚创出三季度以来的最低收盘价,并且这个 板块持仓主力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如果这个板块大幅调整,那么会形成非常负面的市场反馈。但实际上,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的基本面,数据都非常强劲。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中信证券研报观点也表示,目前A股上市银行算术平均静态股息率已经回升至4.3%,算术平均静态PB水平则回落至0.61倍,隐含较高的权益回报空间。换句话说,银行以及整个金融板块此前的调整,有错杀嫌疑,并不支持此前连续下跌的市场行为。现在在板块轮动过程中,具备回升的动能。加之本身估值水平较低,股指震荡阶段,也被机构资金看作是中长期布局较好的选择。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银行股反弹,是国家队级别资金在出手维稳。对于这种说法,目前暂时没有官方确定性消息来证实。毕竟,像汇金等国家队级别的资金,按照历史规律,都是在市场人气低迷,指数连续下挫过程中,才会出手。现在由于两市成交量依然处于强势高位水平,指数点位也良好运行在半年线年线等牛熊分界线指标之上,因此,可以忽略买入银行股的资金性质,只当做是市场正常运行的信号即可。
毕竟,在近期管理层召开的会议基调上,都反复强调上市公司的分红问题。这一方面会加大企业分红力量,另一方面也会使分红能力较强的企业,在未来几年内获得更多市场关注度。在风格轮动加剧,国庆长假临近期间,银行在内的高股息板块自然有望在近阶段获得稳健型资金的配置,从而获得反弹机会。
②私募仓位高调攀升,他们在买啥?
既然国家队火速大举出手的可能性不大,其他级别的资金实力,也不可小看。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12日(因信息披露合规等原因,私募净值及仓位测算数据相对滞后),股票私募仓位指数达到78%,和前一周相比,指标大幅上涨2.96%,且当前仓位指数已与年内最高位持平,整体配置积极性明显提升。
从资金性质和利好密集程度来说,AI产业链就应是私募投资者相对更为看好的方向。阿里、百度等多家本土科技巨头入局芯片研发,华为也公布昇腾芯片迭代时间线,行业涨价潮也印证了行业高企的景气度,而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对未来订单及行业景气度,都保持乐观展望态度。而国产GPU龙头摩尔线程科创板IPO将于本周(9月26日)上会,更有望点燃市场情绪。加之OpenAI和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接触生产智能设备消息发布后,直接将英链、果链与AI方向的传导逻辑,顺畅打通。
③924一周年,A股你变了没有?
明天同时,也是924行情一周年之际。记忆犹新的2024年“9·24”行情,当时重燃了投资者对A股的希望。一年之后,市场依然活跃在上涨趋势中。依然不变的,则是投资的规律。今年以来,包括A股、港股在内的中国资产大幅上涨,赚钱效应明显,市场赶在9月之前,就步入了新一轮牛市。而以AI产业链为代表的新兴科技,无疑是拉动市场的最强动力。在当前ETF总规模已经突破5万亿元的重要信号下,A股市场从2024年9月,到今年8月,上市公司数量只增加了1%,总市值却大幅增长了接近50%,首功之臣就是新兴科技的AI主线。尽管银行板块和去年一年,重新在9月末加速领涨,短期在市场里获得了先发领涨位置。但中长期来看,人工智能方向的”新登”们在短暂修整完毕之后,已经随时准备加入牛市“马拉松”的领跑集团当中了。这点,市场参与各方应该也都是确信无疑的。
“未来人工智能在内的额新兴科技,还将是市场主线”的观点,已经在市场形成共识。因为在产业政策支持下,当前新兴科技技术不断突破,未来科技产业景气度有望持续上行,叠加海外流动性边际改善推动市场风险偏好抬升,“算力AI方向”这道投资必选题,你一定要拿到该拿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