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

A股年内“最牛”指数今日发布,投资指南针来了!

作者: 预见大模型 AI技术 液冷系统 AI芯片 #AI芯片 #液冷系统 #AI技术

原文链接: https://www.yjnt111.top/article/568

很多人都记得一年前的今天,正是2024年9月24日这天,正式开启了A股市场波澜壮阔的“924”行情。上证指数在当时加速上涨的六个交易日内,上涨超过900点。在这一年中,A股上涨趋势仍在延续。值得一提的是,工业富联是近一年市值增加最多的A股,达10356亿元,而招商银行最新市值为10479亿元。也就是说,在这一年当中,工业富联几乎涨出了一个“招行”。

  

而工业富联所在的算力板块,也在今天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在924一周年之际,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了“中证全球算力主题指数、中证全球生物科技指数、中证沪深港算力主题指数”等多个算力行业重要指数。

此次算力指数型产品的发布,更像是为狂奔的算力产业装上了“导航仪”,为迷茫的投资者提供了“指南针”。在全球算力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我国算力产业加速向“智算主导、多元协同”转型的关键节点,相关指数发布后的深远影响与战略意义,激起的涟漪将逐步在市场中激荡。

** **

一、市场层面:汇聚龙头企业,提升投资效率

从市场层面看,算力指数的发布首先为投资者提供了标准化的布局工具,有效破解了算力产业“优质资产难识别、投资风险难把控”的困境,可以显著提升投资者的配置效率。

 

在此之前,算力产业链涵盖数据中心建设、服务器制造、光模块研发、AI芯片设计等多个细分领域,企业资质良莠不齐,业务边界模糊不清,普通投资者难以精准捕捉产业红利。而中证全球算力主题指数从全球市场筛选优质标的,中证沪深港算力主题指数聚焦内地与香港市场核心企业。具体来看的话,中证沪深港算力主题指数,是从内地与香港市场中选取业务涉及数据中心建设、运营及相关硬件设备制造等算力领域的上市公司作为指数样本公司,以反映内地与香港市场代表性算力领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中证全球算力主题指数,则是从全球市场中选取业务涉及数据中心建设、运营及相关硬件设备制造等算力领域的上市公司作为指数样本公司,以反映全球市场代表性算力领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此次发布的相关算力指数,如同高清的“产业地图”,清晰标注出浪潮信息、工业富联、中际旭创等龙头企业的位置。

 

二、流动性层面:指数产品即将获批,增量资金入市在即

更关键的是,也是业内预期较高的核心在于,指数发布后,相关基金公司大概率会快速推出相应ETF产品,相关产品将按照指数权重配置成分股,为算力板块注入增量资金。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在2019年半导体指数发布后,相关ETF募集规模迅速突破百亿元,带动板块走出一波结构性行情。而如今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其产业规模与增长潜力远超当年半导体行业,增量资金的持续流入有望重塑板块估值逻辑,让优质企业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资金流向的变化已初现端倪。9月下旬以来,通信设备指数单日获4.41亿净申购,液冷服务器、光模块等细分领域强势反弹。半导体板块中有34股在近30个交易日里创出过历史新高,其中就包括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寒武纪、北方华创这些大家比较熟悉的AI龙头公司。上述市场现象背后既有算力需求激增的基本面支撑,也有算力指数发布带来的预期提振。以往你看到算力AI主题的利好在各个细分主题发酵后,苦恼于分散投资、无从下手,而现在只需要聚集在算力指数当中,就可以及时跟踪行业指数的波动方向了。

 

三、产业生态层面:形成闭环效应,加速优胜劣汰

从产业生态视角出发,算力指数的发布犹如一根“纽带”,将分散的产业链资源紧密串联,加速推动算力产业从“单兵作战”向“协同攻坚”转型。地球人都知道,我国算力产业已取得显著成就。截至2025年6月底,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达1085万标准机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FP16),发布大模型数量占全球40%等数据,都硕果斐然。但行业仍面临算力监测效率不高、供需信息不对称、生态协同不足等问题。而算力指数通过筛选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形成了“头部引领、梯队跟进”的产业格局,倒逼中小企业向细分领域深耕,避免同质化竞争。例如,在光模块领域,中际旭创凭借800G光模块全球市占率第一的优势入选指数成分股,其1.6T产品量产在即,直接供应GPT-5集群,这种“龙头效应”将带动上游光芯片、下游数据中心企业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闭环。​

更重要的是,算力指数的发布强化了产业与资本的联动,为技术创新注入“强心剂”。由于算力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领域,AI芯片、液冷技术、高速互联协议等核心技术的研发,都需要长期大量的资金投入。此前,部分中小企业因融资难、融资贵,难以支撑持续的研发投入,导致技术突破滞后于市场需求。而算力指数成分股凭借良好的市场流动性与估值优势,更容易获得资本青睐,进而加大研发投入。以寒武纪为例,其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2倍,首次实现单季盈利,入选算力指数后,企业融资渠道得以进一步拓宽,有望为后续AI芯片的迭代升级提供了资金保障。而指数的“优胜劣汰”机制也将倒逼成分股企业不断提升技术实力与经营效率,形成“研发投入—技术突破—市场认可—估值提升”的正向循环,推动整个算力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四、国家战略层面:提升竞争实力,均衡区域发展

从国家战略维度考量,算力指数的发布,也可以视为国家抢占全球算力竞争制高点、推进“东数西算”工程落地的重要举措,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当前,全球科技竞争都正聚焦于算力领域。根据摩根士丹利测算,2024-2029年全球数据中心支出将接近3万亿美元,其中AI专用算力占比超过40%,算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

 

我国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算力基础设施,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还较为突出。模力分指数呈现“东强西弱”态势,东部省份占据前五席位;存力、运力前十位中,东部省份差异优势更为明显,分别占到8成和7成席位。而算力指数的发布,将引导资本向西部算力枢纽倾斜,助力西部发挥资源环境优势。以山西为例,其已建成以大同为核心的环首都算力集群,在用算力中心机架规模达51.4万标准机架,入选指数的相关企业有望获得更多资金支持,进一步完善“算力设备制造—算力基础设施—算力服务和融合应用”一体化产业生态,推动“东数西算”工程从“物理布局”向“效能提升”转变。​

 

五、未来技术层面:数字经济锚点,亟待协同发力

与此同时,算力指数的发布,还为我国突破算力领域“卡脖子”问题、实现自主可控提供重要支撑。当前,我国在AI芯片、高端服务器等领域仍面临外部技术封锁,华为通过“超节点+集群”方案实现算力突破的进程中,昇腾生态需更多企业参与共建。而算力指数将海光信息、景嘉微等国产替代龙头纳入成分股后,由于这些企业在x86架构DCU协处理器、GPU芯片等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海光信息DCU性能达英伟达A100的80%-90%,适配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在指数发布后,将切实提升这些企业的市场关注度与影响力,并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加入国产算力生态,加速攻克先进制程、先进封装等核心技术,推动我国从“算力大国”向“算力强国”转变。​

 

当然,我们也需清醒认识到,算力指数的发布并非“万能钥匙”,其作用的发挥仍需产业、资本、政策的协同发力。短期内,投资者仍需擦亮慧眼,防范和警惕部分企业借“算力概念”炒作股价,扰乱市场秩序。从长期看,算力指数发布后,未来亟待持续完善指数编制机制,动态激活指数成分股市场效应,确保指数能够真实反映算力产业发展趋势。

 

总体而言,在数字经济加速渗透的时代背景下,算力指数的及时发布,真正为市场注入了新活力,为产业了提供新动能,也为大家的投资“菜篮子”当中,增加一道投资A股算力板块的“硬菜”了!

© 2025 AI资讯 - 用冷静的智慧预见下一个未知

京ICP备2025144713号-1

主体备案单位:北京预见花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