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

AI热潮下,存储芯片正在悄悄涨价

原文链接: https://www.yjnt111.top/article/584

AI芯片的风,最终还是吹到了存储领域。

近期大摩的一则报告指出NAND闪存芯片在当前AI浪潮中表现优于DRAM,具备显著的上涨潜力。这一判断,迅速引发了市场的连锁反应。

在AI的推动下,算力芯片早已成为资本的宠儿。但随着模型规模不断膨胀,数据吞吐量激增,存储芯片的价值开始被重新估量。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明确指出,NAND的价格弹性和供需结构更有利于上涨,而DRAM则面临更多挑战。

过去几个月,存储芯片价格已悄然上涨。根据多篇行业报道,三星本周大幅上调NAND产品价格,DRAM产品涨幅高达30%,交期也从单月延长至半年以上。美光、闪迪等竞争对手同步跟进涨价措施。AI训练和推理对高性能存储的需求,正在重塑整个芯片生态。

NAND与DRAM的分野

NAND闪存和DRAM内存,虽同属存储芯片,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技术路径和市场逻辑。DRAM以速度见长,适用于短期数据存取;而NAND则以容量和成本优势,在长期存储中占据主导。

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指出,NAND的价格上涨潜力更强,主要源于其供需结构更为紧张。AI模型训练需要海量数据读写,NAND的高密度特性使其成为理想选择。而DRAM则受限于制程瓶颈,产能扩张缓慢,价格弹性不足。

此外,NAND的技术迭代更为迅速。从2DNAND到3DNAND,再到QLC(四层单元)技术,每一次升级都带来成本下降和容量提升。而DRAM的制程则愈发接近物理极限,技术突破难度加大。

AI带来的存储重构

AI模型的参数量级已从百万级跃升至千亿级。以GPT-4为例,其训练数据规模达到数万TB,推理过程也需频繁调用存储资源。这种变化,使得传统的存储架构难以为继。

在这种背景下,NAND闪存的角色愈发重要。它不仅承担数据存储任务,还在推理过程中提供高速读写支持。尤其是在边缘计算和本地部署场景中,NAND的低功耗和高密度优势更为突出。

据行业报告显示,2025年第四季度,全球NAND需求将同比增长22%。而DRAM的需求增速则维持在个位数。这一差距,反映出市场对两者的重新定位。

谁将从中获益?

在这场存储芯片的重构中,几家公司站在了风口之上。

首先是三星。作为全球最大的NAND制造商,三星在3DNAND技术上持续领先。其最新推出的236层NAND产品,在容量和能效上均实现突破。随着AI需求爆发,三星的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其次是铠侠(原东芝存储)。该公司在QLC技术上布局较早,产品线覆盖企业级和消费级市场。在AI服务器和数据中心扩张的背景下,铠侠的高密度产品将获得更多订单。

美光科技也值得关注。其在DRAM和NAND领域均有布局,尤其在低功耗NAND方面具备优势。随着AI应用向移动端和边缘设备延伸,美光的产品组合将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中国企业也在加速追赶。长江存储的Xtacking架构已进入量产阶段,在性能和成本上逐步接近国际水平。

投资者的下一步

摩根士丹利的报告不仅是技术分析,更是一份投资指南。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NAND相关企业,尤其是那些具备技术领先和产能优势的公司。

从资本市场反应来看,NAND概念股近期涨幅明显。某存储芯片企业股价在一周内上涨超过12%,成交量翻倍。这表明市场已开始重新评估存储芯片的价值。

不过,投资者也需警惕风险。NAND市场虽有上涨潜力,但仍受制于周期性波动。若AI需求放缓,或技术迭代不及预期,价格回调风险不容忽视。

因此,理性判断、分散布局,仍是当前的最佳策略。

AI的浪潮,正在重塑芯片世界的秩序。算力芯片不再是唯一主角,存储芯片的价值也越来越大。NAND闪存,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市场潜力,成为这场变革中的关键变量。

© 2025 AI资讯 - 用冷静的智慧预见下一个未知

京ICP备2025144713号-1

主体备案单位:北京预见花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