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

PCB赛道的机会:ABF基板

作者: 预见大模型 PCB 高端材料 #高端材料 #PCB

原文链接: https://www.yjnt111.top/article/669

一、GPU越来越贵,真相藏在“地基”里

这两年,AI的顶流是谁?不用想,肯定是英伟达。GPU(图形处理器,用来算力加速)价格一路飞天,从几万美金炒到接近十万美金,贵得能顶上一套房子的首付。

可问题是,GPU为什么这么贵?要是只盯着算力本身,就忽略了背后真正抬价的“地基成本”。

这个地基,就是高端载板。现在的主力是ABF基板(高密度封装电路板,用来承载和走线)。在AI训练里,GPU和HBM(高带宽存储器,用来大带宽数据交换)最终都要压在ABF基板上。HBM堆得越高、信号越密,对基板的层数、稳定性和良率要求就越狠。

说白了,GPU能不能跑满血,不只看芯片有多强,更要看载板能不能扛得住。

二、ABF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绕不过它?

ABF说白了就是一块“高级电路板”,但和普通PCB(印制电路板)完全不是一个档次。普通PCB只要连通就行,ABF则要在极小的面积里,走成千上万条高速信号线,还得保证低损耗。

随着GPU和HBM越做越复杂,ABF正向更高层数、更高密度演进(部分产品已达30层及以上,因厂商/机型而异),价值量也在同步提升。严格来说,ABF并不是HBM本体的一部分(HBM本体是堆叠的存储芯片、硅通孔和中介层),但HBM的堆叠和带宽升级,直接推高了对ABF的要求。

GPU是塔尖,ABF是当前的地基。但要注意:ABF并不是终极答案,而是“主力方案” 。随着尺寸放大、层数增加,ABF的翘曲、分层等问题逐渐显现。

三、全球格局

ABF膜材料由日本味之素长期主导,公开资料普遍测算其份额在九成以上。公司也放话,未来几年要逐步扩产,目标是到2030年前产能累计提升约五成(以实际建设与验证进度为准)。

真正做载板的,主要是台系的欣兴、南电、景硕,以及韩系的三星电机。问题在于,AI和高性能计算(HPC)的需求是爆发式的,而ABF扩产与导入常见约18–24个月周期,还要通过客户反复验证。即使现在各家都宣布扩产,考虑建设与认证节奏,未来1–3年内供需仍大概率偏紧。

但同时,ABF的物理属性已在逼近极限 :随着封装尺寸和层数继续上探,翘曲控制和良率成为难题。这也是产业链开始推进玻璃基板和陶瓷基板的原因。

四、国内厂商:谁在卡位?

国内也在追,但高端载板不是“砸钱就能搞定”的买卖,关键在良率和认证。

一句话:大家都在跑,但最后跑得出来的,要看谁能把良率和认证拿下。

五、为什么说ABF“卡脖子”?

但必须强调:未来不是ABF一统天下 。产业链正在形成“三箭齐发”的格局:

换句话说,未来格局更可能是 “ABF主干+玻璃潜在替代+陶瓷补位”

六、风险

所以,看ABF要冷静:逻辑硬,但不等于稳赚。

七、财富密码在“地基”里

大多数人盯着GPU,觉得那才是AI牛市的核心。可懂行的人知道,GPU是塔尖,载板才是地基。

对投资者来说,高端载板的逻辑很清楚:需求放量、供给偏紧、国产厂商全力追赶,同时材料体系正走向分化。短期看ABF升级,中期盯玻璃进展,长期别忽视陶瓷补位。

真正的考验不会停留在PPT层面,而要落在工厂的量产线上。2026年前后,市场看的就是两点:一是新体系的良率能否稳定在95%以上,二是交付周期能否缩短到匹配AI芯片迭代的节奏。谁先做到,谁就能拿到未来的超额收益。

它不是舞台中央的明星,但没有它,AI大戏就演不下去。

“炒英伟达的人多了,真正能抬高门槛的,可能是高端载板这块地基。”

© 2025 AI资讯 - 用冷静的智慧预见下一个未知

京ICP备2025144713号-1

主体备案单位:北京预见花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