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再出手:买下ABB机器人,借50亿美元押OpenAI
一、孙正义又动了
AI的舞台上,孙正义再度抢走聚光灯。
10月10日,有消息称,软银集团正与多家全球银行商谈,计划筹集约50亿美元贷款,以充实资金储备。这笔资金预计将用于今年对OpenAI的进一步投资,相关谈判可能以软银旗下芯片设计公司Arm Holdings的股份作抵押。
几乎与此同时,孙正义又在现实世界里落下一子。10月8日,瑞士工程集团ABB在官网宣布,将其机器人业务部门以53.75亿美元出售给软银集团。这项交易预计将在2026年中后期完成,被视为软银在AI硬件与机器人领域的重要布局。
两笔交易,合计超百亿美元。对于曾因Vision Fund泡沫破裂而低调近两年的孙正义而言,这是一次久违的“全面出击”。
软银股价随之剧烈波动。消息公布后,股价盘中一度飙升13%,市值突破34万亿日元,创下历史新高;随后受获利回吐影响,次日回调3.14%,市值报32.7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52万亿元。
市场读懂了他的动作——孙正义回来了,而且比以往更激进。
二、从AI大脑到AI身体
** **
收购ABB机器人业务,被外界视为软银从“AI虚拟智能”向“AI物理智能”的关键一步。
ABB是全球领先的工业自动化巨头之一,其机器人部门拥有约7000名员工,年销售额23亿美元,覆盖制造、物流、医疗、电子等多个行业。对软银而言,这不仅是一次产业投资,更是AI版图的“地基工程”。
孙正义在收购声明中说:“软银的下一个前沿是物理AI(Physical AI)。我们将与ABB携手,融合AI超级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推动一场促进人类进步的突破性变革。”
“物理AI”这三个字,道出了他的真正野心。
过去两年,全球AI的竞争焦点几乎都集中在模型参数、推理效率、GPU算力等虚拟层面。但在OpenAI、Anthropic、Figure、特斯拉Optimus等企业的推动下,AI正从“理解世界”迈向“行动世界”。
孙正义要做的,就是提前为AI的“具身化时代”铺路。
他买下的,不仅是一个机器人部门,而是AI落地现实世界的接口。
三、借来的钱,赌未来的增长
50亿美元贷款,折合人民币约360亿元。
从传统财务角度看,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尤其是在软银经历Vision Fund亏损、全球高利率的背景下。
但对孙正义来说,这是一笔“杠杆式增长”的资本。
他押的不是短期利润,而是AI的超级周期。
今年4月,软银就已参与OpenAI的一轮高达400亿美元的融资,其中软银出资约30亿美元,联合投资者再追加10亿美元。当时OpenAI估值约3000亿美元。
短短半年后,OpenAI二级市场交易估值已达5000亿美元,软银账面浮盈极其可观。
此时追加投资,不仅是看好OpenAI本身,更是为未来AI生态的并联做准备。
软银的逻辑很清晰:
上层:OpenAI,控制“智能大脑”;
中层:Arm和Graphcore,掌握“算力神经”;
下层:ABB机器人,提供“物理身体”。
这是孙正义一以贯之的打法——通过资本整合,提前锁定下一代技术闭环。
四、从ARM到AI:孙正义的资本重构术
熟悉孙正义的人都知道,他的投资从来不是“分散下注”,而是“集中爆发”。
1990年代押雅虎,2000年代投阿里,2010年代砸向ARM和WeWork。虽然有失误,但每一次都在构建时代的基础设施。
这一次,他选择了AI。
软银手中最大的资产,是2023年重新上市的Arm Holdings。Arm是全球移动芯片架构的核心,几乎所有智能设备都运行在它的架构之上。
如今,AI浪潮推动边缘算力与低功耗芯片需求爆发,Arm的生态正重新被高估。
软银计划以Arm股份为抵押,换取50亿美元资金,再投向OpenAI。
这是孙正义最擅长的游戏:
用确定性资产融资,去买未来的不确定增长。
在风险最高的地方,他总是第一个下场。
五、日本路线:主权AI的现实演练
除了对外投资,软银也在加速日本本土AI基础设施的建设。
10月8日,软银宣布与甲骨文达成合作,联合推出面向日本政府与企业的主权云与AI服务,计划在日本本地部署安全、合规且可扩展的AI算力体系。
这被视为日本版的“AI主权计划”,意在减少对美国云巨头的依赖。
AI不仅是技术竞争,更是国家战略的延伸。
孙正义深知,软银不仅要做投资者,还要成为日本AI生态的发动机。
他的布局呈现出清晰的结构:
对内:建设AI基础设施,打造主权云生态;
对外:投资全球AI领军企业,获取技术红利。
他在为软银,也在为日本,重建技术版图。
六、印度棋局:AI的下一片增长土壤
软银的AI版图还在延伸。
据外媒报道,其旗下的AI芯片设计公司Graphcore计划在印度投资约10亿英镑,建立新的研发中心。
印度市场庞大、劳动力年轻,是全球AI产业链最具潜力的增量市场。
微软、英伟达、Meta都在加码印度AI基础设施建设。
软银显然不想缺席这场“第二增长极”的竞赛。
在孙正义的全球棋局里,OpenAI代表顶层认知,ABB代表底层执行,Arm与Graphcore构成中枢算力,而印度、阿联酋、日本则提供了全球化的产业落地支点。
这是一个被资本打通的AI生态体系——既是技术布局,也是地缘对冲。
七、市场反应:短期波动,长期重估
市场对软银的态度是复杂的。
短期内,投资者担心高杠杆与巨额收购带来的财务压力;但长期来看,孙正义的这一系列操作,确实重新点燃了市场对软银的增长想象。
过去六个月,软银股价涨幅接近300%。
这不是投机,而是市场在提前定价“AI闭环”的潜力。
在AI进入落地阶段的2025年,资本正在重新审视:
谁能掌握算力、算法、应用、执行的全链条?
软银显然想成为那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