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斥15亿美元建AI数据中心,装机容量达1GW

10月15日,Meta宣布将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投资15亿美元,建设一座功率可达到约1吉瓦的AI数据中心。这座新设施被视为Meta近年来最具战略性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不仅支撑其AI模型的训练与部署,还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15亿美元的新基地
Meta表示,这座AI优化的数据中心将落地得州埃尔帕索(El Paso),总投资额为15亿美元,规划电力容量可达1吉瓦。
得州的选择并非偶然。过去两年,美国南部地区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高地。从电价、土地、能源结构到政策支持,得州正吸引包括微软、亚马逊、谷歌在内的多家企业布局。Meta此举,是对这一趋势的进一步响应。
Meta表示,该新设施在正式运营后将创造约100个长期岗位,建设高峰期现场将有超过1800名施工人员。该公司声称,选择埃尔帕索的原因包括当地稳健的电力网络以及充足的技术劳动力资源。
近期,数据中心领域资本动作频繁。就在Meta发布消息的前几天,英伟达、贝莱德、微软与xAI联合主导了对Aligned数据中心约400亿美元的收购案。这笔交易刷新了数据基础设施并购纪录,也标志着AI基础设施资本化步伐的加快。
与此同时,谷歌近期宣布将在印度投资约150亿美元建设AI与云数据中心;阿里云则启用其在迪拜的第二座数据中心,继续拓展国际版图;亚马逊AWS也在美国多地推进数据中心扩建项目。
AI数据中心的扩张,正在重塑全球算力版图。过去,东亚地区是算力增长的焦点;如今,北美南部与中东成为新的增长极。
Meta、谷歌、微软、亚马逊和英伟达在不同区域的布局,构成了新一代的全球“AI能量网”。
与这些项目相比,Meta的得州计划稍显不同。首先,它是一座AI优化型数据中心,而非通用云计算设施。根据Meta公开信息,该中心将部署新一代AI加速架构,用于Llama系列模型的训练与推理。Meta在得州的投资,既是为自身AI布局储能,也是在为未来的AI生态预留位置。
其次,Meta在项目初期就将能源与水资源循环利用设为重点指标,体现出算力扩张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官方新闻稿指出,项目将全面采用可再生能源供电,并承诺实现“200%用水回补”——即Meta计划通过循环系统和生态项目回收、回馈两倍于实际消耗的水量。
这一可持续目标呼应了Meta近年来的“气候中性”路线。此前,其在爱荷华州和堪萨斯州的多座数据中心已使用风能和太阳能供电,但此次得州项目的节能标准更进一步,强调“AI与环境可持续性并行”的方向。
基础设施即竞争力
AI竞争的重心正逐渐下沉,从算法与应用之争转向算力、能源和基础设施的全面博弈。Meta深知这一点。得州项目建设周期预计约为三年,计划于2028年投入运行。届时,Meta将在北美形成由爱荷华、阿拉巴马及得州组成的核心AI数据中心布局。
这不仅是一项技术投资,更是一场战略部署。Meta在AI模型开源与内容算法领域的领先地位,离不开算力支撑。通过自建数据中心,Meta可在模型迭代、算力调度、安全合规等方面实现更高自主性,从而降低对外部云平台的依赖。
相比之下,微软借助Azure整合OpenAI生态;谷歌依托自研TPU与Gemini实现端到端优化;亚马逊以AWS构筑服务闭环。Meta过去相对缺乏这样的底层资源能力,而得州项目的落地正弥补了这一短板。
AI产业的连锁反应
Meta的15亿美元投入很可能会推动北美地区的数据中心投资继续升温。分析机构普遍认为,AI计算需求将驱动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增长。
其次,Meta的可持续性标准或成为行业标杆。未来,谁能在算力扩张与节能减排之间取得平衡,谁就能在政策与市场中赢得更大空间。
再次,对芯片与能源企业而言,这意味着新的机会。1吉瓦级站点需要大量AI加速器与光通信设备,英伟达、AMD、英特尔等厂商无疑将受益。同时,当地可再生能源和电网企业也将因AI基础设施需求激增而获益。
Meta的得州项目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AI基础设施变革的一部分——它意味着AI竞争已从应用层延伸至能源、硬件与地基层。未来几年,更多“吉瓦级”项目将陆续登场。而在这些庞大设施的冷却塔与能源系统背后,藏着的,正是AI文明的真实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