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

黑石总裁:AI的颠覆性,远超你想象

作者: 预见大模型 AI技术 AI芯片 #AI芯片 #AI技术

原文链接: https://www.yjnt111.top/article/830

近期,黑石集团总裁乔纳森·格雷(Jonathan Gray)在一次访谈中,抛出一句冷冽的警告——“华尔街低估了AI的颠覆性。”

这句话像一根针,刺破了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长期以来的自信与迟疑。他指出,AI不是渐进式的工具革命,而是一次“结构级别的重组力量”,足以重塑产业逻辑、资本流向,甚至决策思维。

格雷在公开场合罕见地强调,如今黑石在评估任何投资项目时,首先要问的不是回报率,而是“AI会不会让这个行业被颠覆?”这不是一句花哨的口号,而是这家全球最大另类投资机构正在实践的新投资准则——评估AI带来的颠覆风险

过去十年,黑石以房地产、基础设施、私募基金闻名。它掌握的资产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是全球资金流向的晴雨表。格雷的这番话,既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战略反思,也是一次对资本市场的警示。

AI不是风口,而是地壳运动

格雷认为,AI的冲击不像互联网那样循序渐进,而更像一场地质层的滑移——缓慢积累,突然塌陷。他指出,AI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压缩传统行业的利润空间,让过去依赖人力、流程和经验壁垒的产业结构变得脆弱。

他在演讲中举例,企业的后台运营、资产管理、法务分析、医疗影像、甚至投行的尽调报告,都在被AI重构。过去需要50人的分析团队,如今可能由一套AI模型在几分钟内完成初筛。这种效率的提升不仅削弱了人力需求,更重要的是改写了“生产率—回报率”的逻辑链。

格雷将这一现象称为“降维打击”——当AI以不同维度的逻辑介入传统领域,人类原有的竞争手段会突然失效。华尔街在评估风险模型时仍使用旧范式,而AI的迭代速度,让这些模型很快过时。

在他的表述中,AI不是“辅助工具”,而是“重新定义竞争的主导力量”。这也是为什么黑石的投委会在近半年内重新设计了项目评估模型:在财务分析、风险模型之外,更加关注AI可能带来的行业替代性与暴露度。

被低估的风险:华尔街的自满与误判

格雷直言,华尔街的多数分析师依然用传统财务指标衡量AI风险,这种思维本身就是落后的。他指出,市场往往在两个方向上误判AI:一是高估短期收益 ,二是低估长期破坏性

短期内,AI带来了估值泡沫。大量资金涌向“AI概念股”,以为只要沾上AI的标签就能获得高溢价。但格雷提醒,真正的风险在于那些“看似稳健的行业”——保险、教育、律所、后台金融服务——这些板块在AI普及后,可能遭受持续的盈利侵蚀。

长期看,AI的扩散路径会穿透资本壁垒。华尔街一向自信于其算法交易和模型定价,但在格雷看来,AI会让这些竞争优势失效,因为信息优势正在被快速削弱 。当每个人都能调用类似的推理模型时,差距只剩“谁的数据更干净,谁的能源与成本控制更高效”。

他还提到一个令人不安的现实:AI带来的效率提升未必等于利润提升。对许多行业而言,AI的扩张可能带来持续的利润压缩。这意味着,AI的普及可能重塑利润结构,而非简单放大利润空间。

投资逻辑的重组:从“增长故事”到“抗颠覆能力”

在黑石内部,格雷已经推动了一场静悄悄的变革:评估标准从“增长潜力”转向“抗颠覆能力”。这意味着,黑石不再仅看企业能否成长,而更看它在AI浪潮中能否存活。

新的投资逻辑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 是AI基础设施。格雷认为,这部分是“新石油”,包括算力芯片、数据中心、电力系统、存储网络等。黑石已在AI基础设施领域展开投资。

第二类 是AI的“必需行业”,如医疗、能源、建筑,这些行业难以被完全虚拟化,具有现实壁垒。

第三类 则是“高AI暴露行业”,黑石在这一类项目上明显趋于保守,对相关交易更加谨慎。

格雷解释说,这种转变是出于“防御性投资”思维。未来的资本市场,不仅比拼增长速度,更比拼抗AI冲击的韧性。

这一策略的根本变化在于:过去资本追逐“叙事驱动的上涨”,而现在资本必须警惕“技术驱动的坍塌”。黑石正以自己的方式调整——它在看项目时,首先问的问题已经从“增长空间有多大”,变成“AI会不会让它消失”。

需要注意的是,格雷的观点并非一味悲观,从很多层面上他更倾向于理性的谨慎派。

他认为AI会摧毁部分行业,但同时孕育新生态。过去黑石看重现金流,如今更关注“算法流”。换句话说,能否掌握数据、训练模型、优化流程,成为企业生存的新杠杆。

他指出,AI最早重构的将是“智力密集型”产业——会计、法律、顾问、研究机构。这些行业看似高壁垒,实则高度可替代。其次是传统的资产管理与保险领域:AI可在秒级计算风险暴露与收益模型,削弱人工决策的意义。

格雷还提到,AI基础设施的扩张将对能源和房地产带来连锁反应。数据中心的建设、能源需求的攀升,都在改变资产价格的结构。黑石已经在能源与数据中心相关项目上积极布局,以应对未来算力与电力的增长需求。

从自信到戒慎:AI时代的投资心态

格雷的讲话让许多基金经理重新审视“安全资产”的定义。过去的安全,是稳定的现金流;未来的安全,是对AI冲击的免疫力。

他指出,金融业过去的逻辑是“看得见的资产”,如今必须评估“看不见的风险”。比如,一个保险公司即使现金流稳健,但其理赔算法若被AI竞品取代,整个模式都可能崩塌。

AI风险不是外部变量,而是内生变量。它嵌入企业运营、客户关系、品牌认知、供应链数据之中。忽视它,就像忽视重力。

对格雷而言,AI的到来并非悲剧,而是重新定义“确定性”的契机。黑石的投资哲学一直强调长期性,而AI让长期预测变得更复杂,也更有意义。

他认为,未来十年将出现两个方向的赢家:一类是构建AI底层基础设施的公司;另一类是能利用AI重塑自身效率的传统企业。其余的,将逐渐边缘化。

AI时代的投资,不再是寻找增长,而是寻找“自我进化的系统”。格雷的警告,其实是提醒投资者重新思考时间维度——当AI以指数速度发展,五年的延迟就可能意味着灭顶之灾。

乔纳森·格雷的警告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不只是因为他代表着全球最大的PE巨头,更因为他戳中了华尔街的盲点——人们热衷于拥抱AI,却很少真正理解AI将摧毁什么。

资本的世界里,最危险的不是未知,而是自信。AI正以超越人类想象的速度改写规则,而格雷只是提前吹响了哨声。未来的投资版图上,评估“颠覆风险”将成为新的常识,AI不再是“科技板块的故事”,而是经济底层的现实。

© 2025 AI资讯 - 用冷静的智慧预见下一个未知

京ICP备2025144713号-1

主体备案单位:北京预见花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