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

AMD和OpenAI的合作意味什么?

作者: 叶荣添 推理时代 AI芯片 #推理时代 #AI芯片

原文链接: https://www.yjnt111.top/article/834

最近,AMD宣布和OpenAI达成了合作。这条新闻在AI圈引起了很大的热议,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OpenAI会选择AMD,而不是继续和英伟达深度绑定?今天来和大家聊聊背后的逻辑。

一、OpenAI为什么要找AMD?

在我看来,原因很简单:Sam Altman不想被英伟达长期绑定。

英伟达的芯片确实强,但也太贵了。要知道,OpenAI要构建的是ChatGPT的帝国,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大模型。

他要的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一整套从底层算力到上层交互的体系。

如果继续深度依赖英伟达,他未来整个AI帝国的命脉就掌握在别人手里。

而AMD能提供一个平衡点:它愿意配合OpenAI的定制化需求,价格也更有弹性。

更关键的是,它能让OpenAI有第二条腿走路——这对一个要建立“AI操作系统”的公司来说,至关重要。

二、ChatGPT的野心:从大模型到AIOS

很多人可能还没意识到,ChatGPT已经不只是一个聊天机器人了。

从Altman最近的发布会来看,他要做的,其实是AI时代的iOS。

你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AI操作系统”,我叫它AIOS。

当年移动互联网刚起来的时候,两个平台——安卓和iOS——各自为战。iOS的用户生态在应用市场中占了30%左右,安卓大约是60%,剩下10%是像鸿蒙这样的系统。

而现在你知道ChatGPT的市场份额是多少吗?

大约80%。

也就是说,它几乎垄断了整个大模型市场。

马斯克xAI旗下的Grok现在也才2.8%,Claude只有1.7%,DeepSeek在今年年初最火的时候也不过4.5%。这意味着整个AI市场基本被OpenAI一家吃下。

这种绝对的市场主导权,给了OpenAI更进一步的底气。

三、ChatGPT要做的,是AI世界的“唯一入口”

Altman真正想做的事情,是让ChatGPT成为AI世界的“唯一入口”。

未来我们所有的交互都可能通过它来完成。

比如说——我们现在要点餐,需要打开外卖平台,一个一个筛选、下单。

但以后你只要在ChatGPT里说一句:“我今天想吃大黄鱼、想吃东星斑。”

它就会自动帮你挑出最优选项、生成链接、下单付款,全程在一个对话里完成。

再比如挂号、打车、看病、旅行……

你不需要再打开一个个APP了。

ChatGPT会通过对你的长期了解,直接把最符合你需求的结果放到你面前。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比iOS还聪明的系统——

不是我们去找信息,而是信息主动找到我们。

这才是AI真正的智能交互。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说,未来我们会进入一个AIOS时代。

四、推理市场的大门正在打开

当AIOS诞生之后,最大的受益者是谁?

答案是——推理市场。

现在的AI产业,训练市场已经成熟了,几乎都被英伟达吃掉了。

而推理市场才刚刚开始。

训练是造“脑子”的过程,而推理是让这个“脑子”去思考、去工作。

未来ChatGPT要应对的,是亿级用户的实时交互、定制内容、生成任务,这需要巨大的推理算力。

所以OpenAI必须去扶持另一家芯片厂商,帮它做推理芯片。

英伟达的GPU继续做训练,AMD来做推理——这就是新格局。

这件事我其实在几个月前就预见到了。

我当时就说,推理市场会在2025年迎来指数级增长。

现在看来,已经在兑现了。

五、财报看不出未来,技术才决定方向

有很多人现在看AI产业,会觉得它是泡沫——

财报看起来估值太高、利润不稳、投资太疯狂。

但我一直强调,如果你只盯着财报看AI,你一定会错过未来。

因为财报只能反映当下,而AI是一个趋势的积累过程。

你可以说OpenAI被英伟达投资1000亿,然后拿钱去买AMD的芯片,AMD再借机拉高股价,看起来像个金融闭环。

但如果你从更高的技术维度去看,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当AI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当每个人都需要AI去帮他做决策、生成内容、完成交互,这种算力投资就不是泡沫,而是基础设施。

六、国产AI的机会:从“替代”到“创新”

那问题来了:

OpenAI在主导全球市场,我们国内还有机会吗?

我认为有——而且机会正在变大。

我们国产的AI芯片,已经走到了一个很关键的拐点。

以前我们说“国产替代”,但我现在不这么看了。

我认为我们正进入一个叫“国产创新”的新阶段。

为什么我看好国产AI芯片?

因为未来无论是训练还是推理,我们都不可能永远依赖AMD或英伟达。

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生态。

OpenAI的AIOS模式已经给了我们一个清晰的方向。

DeepSeek也在做自己的操作系统,豆包、通义千问也都在走这条路。

这就像当年的eBay和淘宝——

别人先提供了一个范本,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芯片和生态是绑定的。

谁掌握了底层芯片,谁就能定义上层生态。

如果国内厂商能够在AIOS的布局中快速进入,那我们整个算力需求都会被长期拉动。

所以我说,现在的国产AI芯片不能看价格,也不能看估值。

你要是盯着这两个指标看,你会错过所有本该属于你的机会。

因为我们还在极早期阶段。

这不是一个做交易的时刻,这是一个做布局的时代。

七、HBM:我们要面对的现实瓶颈

当然,我也得实话实说——

我们目前的国产芯片,在一些关键技术上还存在短板。

比如说HBM(高带宽存储)。

它是AI算力提升的核心环节,但全球市场几乎被三星、海力士、美光三巨头垄断。

目前我们国内主流厂商还只能做到HBM2级别,要跨到HBM3甚至HBM4,还需要时间。

HBM的每一代迭代周期都要36个月,根本不是光模块那种半年一换的节奏。

但我对这一点并不悲观。

因为上下游环节我们有很多机会,比如封装、材料、控制芯片、散热系统,这些领域都能受益于HBM的高需求。

推理市场一旦爆发,这些环节的成长空间会非常大。

八、我们的机会在创新,不在模仿

AIOS会改变世界,也会改变整个算力链条。

而我们中国厂商最需要做的,就是不要陷入“补短板”的思维。

我们要敢于创新。

敢于在架构、连接、能效、生态这些层面重新定义标准。

未来一定会出现我们的“美光”“海力士”,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下游生态里做得更强、更完整。

国产AI芯片现在处在一个极早期阶段。

你如果看财报,会觉得它不赚钱;

你如果看估值,会觉得它太贵;

但如果你看趋势,就会发现——

真正的黄金时代,才刚刚开始。

大家都在问,错过了AMD和OpenAI的合作,还会有下一个机会吗?

我的答案是:当然会。

推理市场的大门已经打开,未来机会只会更多。

© 2025 AI资讯 - 用冷静的智慧预见下一个未知

京ICP备2025144713号-1

主体备案单位:北京预见花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