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

OpenAI“星际之门”的算力心脏:甲骨文发布全球最大AI超算

作者: 预见大模型 算力租赁 AI服务器 #算力租赁 #AI服务器

原文链接: https://www.yjnt111.top/article/847

一、从“数据库之父”到“算力巨头”的转身

在全球AI基础设施竞争进入白热化的当下,甲骨文(Oracle)再次选择了逆势出击。上周发布的 OCI Zettascale10 ,不仅刷新了全球云端AI超级计算机的规模纪录——由 80万块NVIDIA GPU  组成、峰值算力高达 16 ZettaFLOPS ,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这家老牌数据库公司,正以“硬核算力+开放生态”的方式,重新定义自己在AI时代的角色。

对于长期被视为“传统软件巨头”的甲骨文而言,这一步,是一次彻底的身份重塑:

从卖数据库到卖云,从卖云到卖算力,从卖算力到卖生态。

二、算力争霸:甲骨文闯入巨头的战场

过去两年,全球云计算格局经历了新一轮洗牌。

微软  凭借Azure与OpenAI的深度绑定,稳居AI算力第一梯队;

谷歌云  依托TPU架构打造自研闭环;

亚马逊AWS  以Trainium、Inferentia自研芯片构建纵深防线。

在这种几乎被“三巨头垄断”的格局下,甲骨文选择从“性能”和“互联”两端破局。

Zettascale10采用自研的 Acceleron RoCE网络架构 ,实现GPU间的高速无损互联,在AI大模型训练中显著提升吞吐效率与能效比。业内人士称,这种互联架构的优化效果,可带来30%–40%的集群利用率提升 ,意味着同样的GPU数量,能跑出更高的实际算力输出。

但更关键的是,甲骨文不是简单地“堆芯片”,而是在算力背后,重新定义云计算的使用逻辑。它并非只想成为“GPU超市”,而是试图成为AI基础设施的“全球中枢”。

三、与OpenAI的联姻:赌注与信任

Zettascale10的核心客户之一,正是OpenAI。

这并非偶然。

从早期的基础云算力合作,到如今共同打造「星际之门(Stargate)」超算集群,OpenAI与甲骨文的绑定日益紧密。对OpenAI而言,甲骨文提供的不仅是算力,更是一种“跨云部署的灵活性”:

相较于微软的深度集成体系,甲骨文的开放性架构,让OpenAI能在成本、调度与数据合规上实现更大的自主。

而对甲骨文来说,这桩合作的象征意义远超商业合同。

它是一次“重新进入主战场”的宣言——证明自己不再只是企业级软件供应商,而是AI时代的核心算力伙伴。

如果说,微软靠“生态联盟”成为AI基础设施的王者,那么甲骨文正在尝试以“跨云算力”成为第二极。

四、“多云通用积分”:甲骨文的客户再造计划

算力是一场军备竞赛,但客户才是决定胜负的核心。

过去几年,甲骨文的云业务一直被诟病——生态封闭、迁移成本高、客户留存率低。为此,这次Zettascale10的发布,配合推出了一项被称为“行业破格”的措施:

多云通用积分计划(Universal Cloud Credits)

简单理解,就是客户购买的甲骨文云服务积分,可以在 AWS、Azure、Google Cloud  等多家平台上调度使用甲骨文数据库和OCI服务。

这一创新意味着两件事:

1.甲骨文不再与竞争对手“筑墙”,而是主动打通边界;

2.客户在多云环境下迁移、试用甲骨文云服务的成本显著降低。

这种“共生式开放”,在企业云市场尤其罕见。传统巨头往往依赖“生态锁定”来留住客户,而甲骨文反其道而行——让企业在多云环境下自由流动,反而增加了自己被选择的概率。

业内分析认为,这一策略核心在于“降低初始迁移摩擦”,以灵活换黏性,用兼容性换市场。对那些既用AWS又部署本地系统的大型企业来说,这确实降低了尝试甲骨文云的门槛。

五、AI基础设施新周期:从封闭到开放的转折

Zettascale10的问世,折射出整个AI基础设施竞争的结构性变化。

过去的算力竞赛,更像是一场“封闭的硬件对抗”:

谁拿到更多GPU,谁就拥有更多主动权。

但今天,算力供给的差距正在缩小,差异化的关键不再是芯片数量,而是 算力编排、跨云连接与生态兼容度

甲骨文正是押注这一转折点——

从硬件之争,转向生态之战。

它不追求成为GPU采购的第一,而是要成为全球AI算力的“互联节点”。

这种思路,与当年的互联网骨干网或CDN逻辑类似:

不是建最多的服务器,而是建最有效率的流量分发层。

因此,无论Zettascale10能否在技术上超越微软或谷歌,它都让市场看到:

在AI算力的“Zetta级时代”,游戏规则正在从“规模竞争”转向“结构优化”。

六、挑战与不确定性

当然,甲骨文的突围之路并非没有风险。

第一,盈利模型的滞后。

巨量GPU投资意味着巨额资本支出,但AI算力的回报周期通常长达数年。若客户增长未达预期,资产折旧压力将迅速上升。

第二,生态信任问题。

尽管多云积分计划听起来开放,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同云平台间的权限、计费与数据迁移仍有诸多复杂性。能否真正打通,还需市场验证。

第三,技术路径的不确定。

Zettascale10选择了完全依赖NVIDIA GPU的路线,这让它在短期性能上领先,但也在长期上受制于供应链与成本波动。一旦AMD、英特尔或谷歌TPU的性价比突飞猛进,甲骨文的技术路线可能面临调整压力。

七、结语:AI时代的“第二梯队”觉醒

甲骨文Zettascale10的发布,不只是一次技术展示,更是一种信号。

在AI基础设施的赛道上,第一梯队固然强大,但第二梯队正在集体觉醒。

它们选择不同的方式参与这场竞赛:

有人押注自研芯片,有人聚焦低成本训练,有人主打互联兼容。

甲骨文的选择是——用开放的生态换增长的未来

最终,算力只是手段,生态才是护城河。

在这个从“封闭集群”走向“跨云互联”的新周期里,

Zettascale10或许不是终点,而是甲骨文重新定义自己的起点。

© 2025 AI资讯 - 用冷静的智慧预见下一个未知

京ICP备2025144713号-1

主体备案单位:北京预见花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