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

巴克莱最新研报观点:AI投资从“普涨”到“选龙头”

作者: 预见大模型 算力租赁 HBM AI芯片 #AI芯片 #算力租赁 #HBM

原文链接: https://www.yjnt111.top/article/880

在美国半导体第三季度财报季前夕,巴克莱发布最新研报,对AI产业链的投资策略进行了方向性调整。报告既肯定AI仍处于长期成长初期,也发出阶段性风险提示——部分标的的估值已透支未来两年的乐观预期。核心策略转向“集中于确定性、规避高估值”,标志着AI投资从普涨阶段进入结构优化期。

一、AI周期仍在早期,但估值过热信号初现

巴克莱分析师Tom O’Malley团队认为,AI投资周期仍处于早期阶段,算力、存储、互联等环节的资本开支周期尚未结束。但与此同时,市场情绪的领先幅度已远超产业进度。

自第三季度以来,费城半导体指数显著跑赢 标普500指数,AI 与存储/内存板块的涨幅更为突出。报告指出,这种“相对收益过度集中”的现象往往是阶段高点的特征之一。AI热潮从技术普及到盈利兑现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当前部分公司股价已反映出全部潜在收益。

这也是巴克莱提出“AI行情进入结构分化阶段”的原因。换句话说,故事仍在讲,但不是所有公司都能继续吃到红利。

二、“利好出尽”的财报季:市场或迎短期兑现期

巴克莱研判,即将到来的美股半导体财报季,AI板块公司大概率仍将交出亮眼成绩单,并上调未来指引。然而,市场可能对这些“好消息”反应冷淡,甚至出现“利好出尽”的短期调整。

O’Malley团队指出,投资者当前面对的最大风险不是业绩不及预期,而是预期过高 。在估值处于历史高位的背景下,即便公司公布超预期数据,也难以支撑进一步的估值扩张。

一句话总结:基本面无忧,但股价缺乏再上台阶的空间。

三、策略转向:从全面押注到龙头集中

巴克莱研报提到的核心操作是——调整持仓重心。

巴克莱建议投资者将AI敞口集中于三大龙头 :英伟达、博通和AMD。这三家公司分别在GPU、网络通信和通用加速领域拥有不可替代的技术与客户优势,具备“增长可见性高、盈利兑现快”的特征。

相对而言,巴克莱下调Marvell、Astera Labs和Lumentum至中性评级 。理由是,这些公司此前涨幅过大,风险回报比已不再具吸引力。它们的基本面并非恶化,而是估值层面透支了未来收益。

这反映出机构从“全面布局AI”转向“精选龙头、控制节奏”的思维变化。

在AI产业链由“想象阶段”进入“兑现阶段”的过程中,资本的容错率正在下降

四、行业分化:上游设备走强,中游芯片承压

除龙头股外,巴克莱还上调了工艺控制巨头KLA的评级至“增持”。报告认为,随着AI驱动的先进制程需求持续上升,KLA在制程控制与检测环节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相比之下,中游通信与互联芯片公司(如Marvell、Astera Labs)由于缺乏短期催化、客户集中度高,易在高预期下遭遇估值修正。

巴克莱指出,AI产业链正在形成“上游设备—核心芯片—外围互联”的分层格局:

·上游(设备) :受益于AI算力投资浪潮,业绩增长具延续性。

·中游(芯片) :龙头仍稳健,但二线厂商存在高估风险。

·下游(模拟与工业芯片) :复苏节奏偏慢,短期难有亮点。

五、HBM成为AI投资的“第二战场”

最新研报中,巴克莱还专门新增了对高带宽存储(HBM)需求的系统测算,重点看好美光(Micron)的长期成长潜力。

1. 需求测算:AI算力驱动超预期扩容

巴克莱基于其AI算力追踪器中的60.5吉瓦 电力数据,以单个英伟达NVL72机架约120千瓦 功耗估算,未来将新增约50万个AI机架 。结合英伟达从GB200到Rubin Ultra等GPU的配置,得出单机架平均需10万GB HBM内存 ,整体对应507亿GB(约50.7EB)的HBM潜在需求。

2. 市场规模:当前市场的18倍

该行测算,2025年三大DRAM厂商(美光、三星、SK海力士)总营收约1274亿美元 ,其中HBM约358亿美元 ,占比28%。以当前每GB约12.87美元 价格计算,2025年出货量约28亿GB。

未来AI机架建设需求(507亿GB)是当前市场规模的约18倍 ,对应潜在HBM营收6524亿美元

3. 美光份额机会:五年复合放量

若按五年建设周期计算,年均HBM市场约1305亿美元 。以美光目前19.2%的市场份额测算,其潜在年均HBM营收约251亿美元 ,远高于2025年预期的68亿美元。

在价格下行20%、份额不变的保守情境下,美光HBM业务规模仍可达当前的3倍

4. 投资逻辑

巴克莱强调,这一测算尚未考虑美光可能的份额提升,而公司在HBM与企业级SSD等高端市场正加速渗透。相比被下调评级的中游通信芯片厂商,美光的增长路径更具业绩兑现的支撑,也成为其调高目标价至240美元(原为195美元)的关键依据。

六、射频芯片板块迎来结构修复

除AI主线外,巴克莱最新研报也更新了智能手机与射频芯片 模型,对消费电子链条发出相对积极信号。

·出货回暖 :巴克莱将2025年行业总出货量预期上调5%,新机型出货量上调4%。手机板块本季度仅上涨约5%,远低于SOX指数的23%,若业绩超预期,可能触发补涨。

·产品结构调整 :根据拆解数据,iPhone 17 Air中Cirrus Logic少了一颗功放芯片,而iPhone 18的新增芯片假设被移除;同时,iPhone Air在新机占比假设从30%下调至10%,更符合产业反馈。

·厂商分化

Qorvo :外部机型分立器件内容上调5%,更接近管理层预期的代际增长超10%,混合后整体内容增长约5%。

Skyworks :2026年EPS由4.82美元上调至4.91美元。

Cirrus Logic :对苹果依赖度超80%,短期表现可能最佳,但因内容假设调整,2026年EPS从7.68美元降至6.44美元,长期增长存不确定性。

整体来看,巴克莱认为射频芯片正处于底部修复阶段,若消费电子链温和复苏,这一传统周期板块可能成为市场新的相对收益来源

七、风险提示:TAM扩张放缓与结构性收缩

报告特别强调一个被忽视的风险:总体可寻址市场(TAM)的结构性收缩

巴克莱认为,半导体行业过去十年处于“TAM持续扩张”的黄金期,而如今部分细分市场的增长空间正在趋于饱和。

以模拟芯片为例,德州仪器长期依赖工业与汽车需求,但这两个终端市场的复苏明显滞后,而市场一致预期仍高于长期增长趋势,存在预期下修风险。

这意味着,AI虽然带来新增量,但并不能抵消传统终端疲软的拖累。未来投资逻辑将从“总量扩张”转向“结构占优”,即谁能精准卡位AI高增长环节,谁才能继续获得估值溢价。

八、估值与仓位管理:机构进入防守式进攻期

从仓位管理角度看,巴克莱的策略调整并非“看空AI”,而是典型的防守式进攻

在周期早期阶段,过早退出AI主线会错失长期收益,但在短期高估背景下不做取舍,同样面临回撤风险。因此,机构选择的路径是——

“降低波动性敞口 + 提高确定性仓位”

具体体现为:

· 继续持有确定性强、现金流稳定的AI龙头;

· 减持估值泡沫明显、波动性高的二线成长股;

· 关注AI带动的上游设备投资机会。

这一策略在本质上是一种风险控制策略 :既保持参与AI主线的底仓,又通过结构分化降低系统性风险。

九、展望:AI投资的第二阶段逻辑

巴克莱的报告揭示了一个现实——AI投资正从“普涨狂潮”进入“分层冷静期”。

第一阶段(2023–2024年)是资本对AI的全面下注期 :估值溢价驱动涨幅,市场重在押赛道。

第二阶段(2025年起)则是盈利兑现与结构筛选期 :估值重回理性,业绩与护城河成为核心分水岭。

未来1–2年,机构投资者将更看重三件事:

1.利润兑现率 :谁能将AI需求转化为真实盈利;

2.供需平衡度 :产业链是否存在阶段性过剩;

3.资本支出节奏 :厂商扩产是否超前于需求。

这些变量将决定AI板块能否从“估值故事”顺利过渡到“盈利事实”。

结语:AI行情的“结构性续航”

巴克莱的最新研报并非唱空AI,而是一次冷静的再平衡。

它提醒投资者:AI仍是最具确定性的中长期主线,但不是无风险的永动机。未来的回报,将更多取决于谁能在产业链的分化中稳住节奏。

对机构而言,这是一场从“广撒网”到“精布局”的过渡;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这是一场从“情绪驱动”到“认知驱动”的转折。

© 2025 AI资讯 - 用冷静的智慧预见下一个未知

京ICP备2025144713号-1

主体备案单位:北京预见花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