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联手美能源部,超算将如何赋能科研?

继联手英伟达打造超算后,能源部与AMD也要展开合作。
10月27日,美国能源部与AMD共同宣布一项高达10亿美元的超级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合作计划。官方报告确认,该项目将建造两台以AMD芯片为核心的下一代超级计算机。
这一合作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庞大投入,更是战略层面的“算力同盟”。美国能源部希望通过引入AMD的先进加速技术,加快能源、气候模拟、核科学与AI模型训练的计算能力。
十亿美元合作:两台超算,战略登场
双方联合建造的两台超级计算机将由AMD与HPE(惠普企业)共同承建,采用最新一代AMD Instinct GPU与EPYC服务器芯片,并计划部署于能源部下属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这两台超级计算机预计将在2026年前后投入使用,其中第一台“Lux”将率先部署,将基于AMD的MI355X AI芯片打造,设计中还将包含AMD制造的中央处理器(CPU)和网络芯片。这一系统由AMD、惠普拆分后的IT公司惠与、甲骨文公司的云基础设施业务OCI和美国能源部下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共同开发。Lux将提供约为当前超级计算机三倍的AI算力。
第二台“Discovery”更加先进,将基于AMD专为高性能计算调优的MI430系列AI芯片。该系统将由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惠与和AMD共同设计,预计2028年交付,2029年投入运营。
官方文件显示,这些超算的设计重点是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与复杂科学模拟。它们将具备针对AI大模型的优化架构,目标是实现显著的能效提升与计算加速。
能源部的雄心:聚变能源,新药研发以及国防
能源部的算盘很清楚——AI正在成为科学研究的新语言。无论是气候预测、核能材料模拟,还是新药分子设计,AI都在取代传统方程式成为科学推理的核心工具。
正如美国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所说,“这些系统将“极大加速”核能和聚变能源、国防与国家安全技术以及药物研发等领域的进展。他预计AI超算的计算能力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为掌握聚变能源提供实际路径。”
目前,科学家和企业正试图通过在极高温度和压力下将轻原子压缩于等离子体气体中,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从而释放巨大能量。
能源部近年来在AI基础设施上的布局持续加码。2024年,DOE曾宣布对其“Frontier”系统进行升级,并提出“AI-ready”科研体系建设。这次与AMD的合作被视为该布局的延伸:它不仅补充算力,更在架构层面实现了“为AI而生”的系统优化。
两台AMD超算将承担多重科研任务。一台将聚焦AI科学研究和模型开发,另一台则将在气候、材料和能源系统模拟领域提供算力支持。能源部官员在发布会上表示,这一项目的战略意义在于“让美国的科学家拥有与AI模型同样强大的算力平台”,确保科研竞争力不被商业机构和其他国家所超越。
美国能源部长期肩负着为美国科研提供计算能力的使命,从早期的“Summit”到“Frontier”,每一代超算都象征着国家计算力的上限。而如今,随着AI的爆发,算力正从科研实验室走向国家安全与经济竞争的核心。
美国能源部与AMD的合作,体现出美国政府希望通过公私合营模式,构建“可控、可信”的AI基础层,以应对未来的国际科技竞争。能源部在公告中指出,新合作机制可将新系统建设周期从数年缩短至数月,显著提高研发与部署效率。
过去十年,AMD凭借EPYC系列CPU与Instinct GPU逐步撕开英伟达主导的高性能计算市场,但在AI领域仍长期处于“追赶者”地位。
AMD CEO苏姿丰在内部文件中提到,公司正通过与能源部的合作“构建下一代AI超级计算基础”,并将通过开放架构生态打破AI算力的垄断格局。
这两台超算将全面采用AMD的Instinct MI355X与下一代MI430X GPU,辅以EPYC CPU和高带宽互连技术,使CPU与GPU之间的通信效率大幅提升。这种设计能有效降低AI训练中的延迟,提升整体算力利用率。
美国能源部相关人士称,这两台超级计算机将由能源部负责托管,合作企业则提供设备和资本投入,双方将共享计算资源。基于 AMD 芯片打造的这两台超级计算机,将成为全美范围内一系列公私合作模式的开端,未来将在更多私营企业和能源部下属国家实验室之间推广此类合作。
可以预期,未来还会有更多超算加入到类似的科研计划中。对于众多科技公司来说,这不但是一块巨大的市场蛋糕,还是一块难得的试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