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成IPO主力军:中国GPU产业加速崛起
近年来,中国硬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愈加亮眼,尤其是在半导体和信息技术领域。随着国产GPU(图形处理单元)公司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沐曦股份”)和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摩尔线程”)陆续成功过会,A股市场的硬科技企业上市速度明显加快,成为新兴产业板块中最具活力的力量之一。
两家公司不仅在国内GPU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更是中国硬科技产业走向资本市场的缩影。沐曦股份和摩尔线程的快速上市,反映了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积累三者的有机结合,标志着中国硬科技产业,尤其是GPU技术领域,逐步进入了加速发展的轨道。
一、硬科技企业引领A股IPO新潮流
随着技术创新的推进和政策的扶持,中国硬科技企业正成为A股市场的主力军。根据万得(Wind)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A股市场共有287家公司仍在IPO排队,其中信息技术类公司占比达到近35%,拟募资总额约965亿元。这一数据凸显了信息技术行业,尤其是硬科技领域的强劲增长势头。
沐曦股份与摩尔线程的IPO成功过会,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作为中国GPU产业的核心力量,沐曦股份和摩尔线程分别在2025年10月24日和9月26日通过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委审核,并提交了注册申请。这两家公司不仅展现了国产GPU技术的强劲实力,也反映了中国资本市场对硬科技企业的认可。
二、国产GPU产业的崛起与市场机会
GPU被广泛应用于智能计算中心、工作站、智能终端等设备中,尤其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图形处理的核心硬件,GPU正在成为现代计算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在AI芯片的应用方面,GPU成为支撑各种高性能计算的关键技术。
沐曦股份和摩尔线程作为中国GPU领域的领先企业,在国内市场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领先地位。沐曦股份在招股书中提到,公司GPU产品性能已经达到了国际高端处理器的水平,且在国内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根据Bernstein Research与IDC数据测算,沐曦股份在2024年中国AI芯片市场中的市场份额约为1%。摩尔线程自成立以来,专注于自主研发的全功能GPU,致力于为AI、数字孪生等领域提供计算加速平台,其技术也已获得市场认可。
尽管中国GPU产业起步较晚,但随着国产替代趋势的加速,国产GPU正在逐步填补市场空缺。随着海外高性能芯片出口管制的逐步升级,国产GPU企业,尤其是沐曦股份和摩尔线程,正迎来市场的快速增长期。
三、资本市场的助力与政策红利
国家对硬科技领域的支持政策为GPU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力。从“十四五”规划到一系列政策措施,国家鼓励在半导体、AI芯片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自主可控,推动了国产GPU产业的崛起。同时,资本市场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资本市场对硬科技企业的支持
A股市场上,硬科技企业的上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科创板推出以来,政策针对硬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沐曦股份和摩尔线程的顺利过会,正是资本市场对硬科技企业不断加大支持的体现。科创板的“1+6”新政为技术突破性强、市场前景广阔的科技企业提供了精准的资本市场支持,帮助这些企业加速成长。
沐曦股份此次IPO拟募资39.04亿元,主要用于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AI推理GPU研发等项目;摩尔线程则计划募资80亿元,重点投资新一代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及SoC芯片的研发项目。这些资金将推动两家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扩展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助力中国GPU产业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2. 政策红利推动产业发展
除了资本市场的支持,国家政策也在不断释放利好,尤其是在硬科技领域。国家明确提出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突破。沐曦股份和摩尔线程的成功过会,也得益于国家对半导体行业的高度重视。
今年10月,央企战新基金的启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了强大的资金支持。此基金的首期规模达到510亿元,将重点支持AI、航空航天、量子科技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发展。这些政策支持为国产GPU公司提供了宝贵的资金和资源保障,助力其加速研发和市场布局。
四、硬科技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国产GPU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未来几年,国产GPU企业有望进一步突破技术瓶颈,扩展国际市场。沐曦股份和摩尔线程的成功上市,标志着中国GPU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国产GPU仍面临着技术创新、国际竞争等诸多挑战。
1. 技术创新与突破
虽然国产GPU技术取得了初步突破,但与英伟达、AMD等国际巨头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在全球市场中获得更多份额,国产GPU企业需要在核心技术方面不断创新,提升GPU的计算能力、功耗控制和性价比。这是国产GPU从“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的关键所在。
2. 国际竞争与市场拓展
在全球市场中,英伟达和AMD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为了能够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国产GPU企业必须在产品质量、技术服务、价格优势等方面具备独特竞争力。同时,全球化的市场布局也将是国产GPU企业拓展市场的必由之路。
3. 供应链与产业链协同
GPU产业的上游涉及半导体材料、制造工艺等多个环节,国产GPU企业不仅需要突破自身技术,还需要在供应链和产业链上寻求更广泛的合作。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国产GPU可以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结语
随着国产GPU产业的快速发展,A股硬科技企业的上市潮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沐曦股份和摩尔线程的成功过会,代表着中国GPU产业在政策和资本市场双重支持下,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随着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政策支持的有力推动,国产GPU产业有望在未来几年迎来更大的突破,并在全球GPU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对于投资者而言,硬科技产业的快速崛起,特别是GPU产业的发展,代表着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逐步崛起。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国产GPU企业的前景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