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

HBM售罄,利润大涨62%,SK海力士进入“超级周期”

作者: 预见大模型 算力租赁 顶级公司 HBM #顶级公司 #算力租赁 #HBM

原文链接: https://www.yjnt111.top/article/978

SK海力士的业绩报告,再次点燃了大家对于存储芯片的兴趣。

这家韩国存储巨头在最新财报中宣布,其2025三季度业绩创历史新高,运营利润飙升62%。更夸张的是,HBM高带宽内存更是已经售罄——公司2026年的全部DRAM和NAND供应,都已经被客户预定,HBM4将于2025年底出货。

对此,摩根士丹利给出一个判断——当前的行情,正在逼近2017-2018年的那一轮“存储黄金期”。该行不仅上调了2026年DRAM价格预期,更将SK海力士2025-2027年的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上调5%、14%和15%。

这场“售罄”的故事,不只是供需表面的紧张。它揭示了AI计算架构下的能源、算力与存储博弈,也让资本市场重新思考存储芯片在AI生态中的位置。

HBM全面售罄:SK海力士站上浪潮之巅

这种“提前售罄”在存储行业并不常见。上一次出现类似情形,还要追溯到2017年的存储繁荣期。当时,全球服务器和智能手机市场带动了DRAM与NAND价格暴涨,三星、海力士、美光等厂商赚得盆满钵满。

但这一次,推力来自AI。AI模型的训练与推理对带宽要求极高,HBM(高带宽内存)成为AI GPU不可或缺的配套组件。无论是NVIDIA的Blackwell架构、还是AMD的MI300系列、英特尔的Gaudi系列,都采用了HBM方案。而SK海力士是全球领先的HBM供应商,在AI存储链条中占据关键位置。

因此,摩根士丹利将2025年DRAM全年价格涨幅预期由26%上调至30%,并预计涨势将延续至2026年。这主要是基于三点事实判断:

AI拉动结构性需求。 AI服务器对DRAM和HBM的需求持续上升。每台AI服务器的内存搭载量远远高于普通服务器,而AI训练集群规模持续扩张,这一趋势预计在未来两年不会减弱。

传统终端需求正在回暖。 智能手机与PC市场在经历两年调整后逐步复苏,手机出货量从2025第三季度开始有所回暖,尤其是AI PC与AI手机的兴起,带动高性能LPDDR5X与DDR5需求快速增长。

供应商理性主动控制产能。 主要厂商维持克制的扩产节奏,没有重演过去的“价格战”。这意味着供给端更加稳健,价格支撑更扎实。

摩根士丹利认为,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良性的涨价周期”,不同于过去的短期泡沫。这是由AI驱动的真实需求周期。

AI驱动的存储逻辑:从容量到带宽

如果说2017年的存储周期由容量驱动,那么2025年的周期则是带宽驱动。

摩根士丹利指出,AI模型规模的爆炸式增长,让带宽成为关键瓶颈。过去十年,DRAM容量增长远超带宽,而HBM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与传统DRAM相比,HBM通过3D堆叠与硅通孔(TSV)实现更高带宽和能效。每个HBM堆叠可集成多层芯片,带宽远超GDDR6,同时功耗更低。

SK海力士在HBM领域长期保持领先。从HBM2、HBM2E到HBM3、HBM3E,公司在工艺堆叠、封装与热管理上持续突破。其HBM3E产品已被多家顶级AI芯片采用,成为高性能计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摩根士丹利认为,HBM的稀缺性将推动DRAM整体价格中枢上移,带动高性能DDR5、LPDDR5X等产品的价格上行,形成“传导效应”。

在过去,存储周期往往维持18至24个月。但摩根士丹利预计,本轮周期可能更长。

原因在于,AI的需求增长曲线并非线性,而是指数型。英伟达、AMD、谷歌、微软、Meta等大型客户的AI数据中心投资持续扩大,带来对存储芯片的长期锁定。

海力士的订单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自2024年起,公司HBM出货量季度环比保持高增长,客户预订量甚至超过公司规划产能。与此同时,产能扩张速度受限于高端封装与验证周期。

HBM的生产复杂度极高,良率提升难度大,提升周期也远长于传统DRAM生产。业内普遍认为,这将限制整体供应释放。因此,即便SK海力士与合作伙伴加快封装产能扩充,整体供给仍将偏紧。

未来,HBM仍将是存储行业最核心的增长引擎。随着HBM3E量产推进、HBM4良率提升,存储芯片的头部公司在AI生态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其盈利弹性将不再仅依赖市场价格,而更多来自技术领先和产品结构优化。

© 2025 AI资讯 - 用冷静的智慧预见下一个未知

京ICP备2025144713号-1

主体备案单位:北京预见花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