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摩:A 股宁德时代是 “首选”,港股偏中性
宁德时代最新三季报数据出炉后,摩根大通发布研报表示,公司整体很稳、没让人失望。
一、业绩稳定,盈利与出货双增长
2025年第三季度,宁德时代实现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40%+,环比增长12%,完全符合摩根大通此前预估的180–185亿元区间。
电池总出货总量约180GWh,因储能系统收入确认延迟,财报确认销量为165GWh,同比提升30%,环比增长10%+。出货结构上,电动车电池占比80%,储能电池占比20%;区域上,国内占70%,海外占30%。
毛利率与单位利润保持稳定,美元计价利润率未受原材料波动或降价明显影响,公司通过技术升级和成本控制,有效应对了原材料价格波动。
二、政策风险可控,海外根基稳固
报告指出,宁德时代面对的政策风险总体可控。
出口管制:管理层称对现有产品出口影响有限,仅针对下一代技术;
欧洲可能要求中国企业技术转让要求:目前仍处讨论阶段,德国工厂已实现盈利,暂无实质风险。
三、2026年增长预期明确,三大驱动力形成合力
管理层对2026年需求前景保持乐观,增长主要由三大引擎驱动:
·电动车(EV)
尽管补贴退坡可能影响销量,但单车电池装载量提升能对冲下滑。尤其在商用车领域,重卡电池销量同比增长100%+,物流车增长60%。管理层预计,2026年商用车新能源化进程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储能(ESS)
国内受“136号文”政策驱动,海外则新增数据中心(AIDC)的储能需求,带来新的增长动能。
·产能扩张
计划2026年新增200–250GWh产能。山东基地将增加100GWh以上产能,海外工厂按计划推进,匈牙利工厂成本预计较德国工厂低20%。管理层确认,当前产能扩张计划正在稳步推进,预计2026年产能紧张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
四、新产品占比提升,技术升级拉动结构改善
宁德时代的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推广进展明显。
麒麟、神行等新品电池在今年的出货中占比会到60%(2024年为30%–40%);
第二代钠离子电池预计年底量产,先用于低速车与换电场景;
专用于储能的587Ah大电芯稳步推进,产能不是瓶颈。
五、财务健康,资本开支持续高位
在问答中,管理层阐述了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
库存管理:第三季度库存环比上升主要由于业务扩张与储能系统待验收产品增加,但库存周转天数保持稳定,运营健康。
资本开支:根据公司此前在二季度业绩会上的指引,2025年资本开支预计同比增长30%,以支撑未来扩张。
风险对冲:汇兑损失通过自然与金融对冲方式基本抵消,对整体盈利影响极小。
资产减值:锂矿资产已于2024年计提充分减值,后续无需大额减值。
六、投资评级:A股“增持”,港股“中性”
摩根大通给出以下评级:
A股:评级“增持”,目标价480元;
港股:评级“中性”,认为估值已较合理。
摩根大通总结认为,宁德时代凭借其技术、成本与龙头地位,在面临行业波动时展现出利润韧性,因此将其视为国内电池产业链中的首选推荐。需关注的风险包括中美地缘政治、潜在制裁及出货量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