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上亿美元,日本EUV光刻胶巨头为何集体扩产?

在全球半导体的版图上,日本的EUV光刻胶产业一直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其一国的全球市占率长期在90%以上。近期,东京应化工业(TOK)、JSR、阿德卡(ADEKA)等三家EUV光刻胶巨头陆续宣布将斥资几千万到上亿美元不等,以推进其扩产计划,目标对准2nm的先进制程节点。
可以说,在全球进入AI时代,各主要AI强国都在研发先进制程芯片的当下,作为光刻技术中的关键原料,日本EUV光刻胶企业的这个动作非常引人瞩目。
纷纷扩产,日本EUV光刻胶目标2nm制程
EUV光刻胶,是芯片制造中最关键的材料之一,决定了晶圆能否精准刻出纳米级电路图案。全球市场高度集中,日本企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近期以东京应化工业,JSR和阿德卡为首的日本EUV光刻胶制造企业纷纷扩产,并都将目标指向了2nm制程。
东京应化工业(TOK)是全球最早进入EUV光刻胶领域的企业之一,其技术覆盖KrF、ArF至EUV光刻胶。公司在韩国与日本均有生产基地,是三星、SK海力士、台积电等晶圆厂的重要材料供应商。近期,其宣布在韩国平泽设立新工厂,投资约120亿日元(约合1010亿韩元),计划生产EUV光刻胶及相关中间体化学品。公司同时扩大了日本高萩工厂的产能,强化前驱体供应体系。
JSR是日本化学产业的创新代表。其EUV光刻胶材料在分辨率与稳定性上保持优势,并在高数值孔径(High-NA)EUV光刻胶上持续研发。近年来,JSR获得日本产业革新投资机构(JIC)注资支持,以强化其在先进材料领域的竞争力。
近期,其也已启动在韩国建设MOR型EUV光刻胶工厂的计划,并预计于明年年底前实现量产。此类EUV光刻胶专为EUV曝光工艺设计,具备更高的分辨率与敏感度,是支撑下一代芯片微缩的关键材料之一。
阿德卡(ADEKA)虽规模略小,但在化学复配和多孔树脂(MOR)配方研究方面进展迅速。公司在茨城县鹿嶋工厂投资建设MOR用有机金属化合物新厂,瞄准下一代EUV应用场景。
公司于2025年10月底公告,在鹿嶋建设MOR光刻胶用原材料新厂,投资约32亿日元,目标于2028年4月量产。该项目聚焦下一代EUV及更高能量曝光材料体系。
MOR型EUV光刻胶以金属氧化物为核心成分,专为满足EUV光刻在极小线宽下的性能要求而开发,目前已成为先进逻辑芯片制造中的主流选择之一。
虽然三家公司的时间点并非完全同步,但行动方向高度一致——提前锁定2nm及后续节点所需的EUV材料供应。
扩产的动因:迎接先进制程临界点
这轮扩产的核心原因,在于全球半导体工艺即将集体迈入2nm时代。
2nm节点被视为一个关键转折点。这一代工艺将全面采用GAA(环栅)晶体管架构,对光刻精度提出极高要求。EUV光刻胶的性能将直接决定线路成形质量与良率。
与此同时,主要晶圆厂已进入量产倒计时:台积电计划于2025下半年至2026年量产2nm工艺,三星则预计2025年启动、2026年稳定供货。日本材料企业必须提前布局,否则就有被弯道超车的风险。
此外,日本政府持续通过经济产业省及JIC提供财政支持,鼓励关键材料企业扩大投资,以巩固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EUV光刻胶被列为重点扶持领域,企业扩产可获得税收减免和融资便利。
三家企业的行动,可以视为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的战略响应。
对EUV光刻胶厂商而言,2nm意味着技术门槛的再一次跃升。
EUV光刻胶必须具备更高纯度、更窄分子量分布、更低表面粗糙度,以应对13.5纳米波长下的高对比度曝光要求。这不仅是材料挑战,更是精密化学工程的极限试炼。
市场层面上,先进制程EUV光刻胶的价值正在上升。多家研究机构预测,EUV光刻胶市场未来数年将保持快速增长,成为整个光刻材料产业的核心增长点。
东京应化在公告中指出,公司新产线将面向先进节点工艺,为主要晶圆厂提供更高纯度的EUV材料;JSR与阿德卡也在强化高NA与新型配方的研发,以满足2nm及未来节点需求。
行业格局的再平衡
日本企业的扩产,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全球EUV材料领域的控制力。
目前,美国企业在前驱体和掩模保护材料上仍具优势,而日本企业则在主剂、添加剂及整体配方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分工合作关系让日本成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不可替代的一环。
包括东京应化,JSR,阿德卡,信越化学在内的四大EUV光刻胶制造公司都在努力做出差异化。东京应化专注高纯度化学配方与客户定制,重点服务大型晶圆厂;JSR通过技术并购和基金合作强化创新生态;阿德卡则以灵活的配方研发和中小型晶圆厂需求为切入点。信越的EUV光刻胶业务则覆盖ArF、KrF等高阶工艺,同时提供上游化学品和树脂,垂直整合能力更强。
这种差异化布局,使日本EUV光刻胶产业在竞争中形成内部生态的互补。
日本EUV光刻胶企业的扩产,也带动了全球半导体材料供应链的再平衡。
东京应化在韩国平泽的新厂意味着日韩产业合作关系出现松动。尽管曾经仍存在贸易限制,但材料层面的合作已在恢复,韩国半导体制造商因此获得了更稳定的材料供应。此次扩产地韩国平泽,也同样是东京应化主要客户三星和SK海力士的重要生产基地。
同时,欧美晶圆厂正在重新评估材料来源。为了保证EUV生产线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它们可能增加对日本厂商的采购占比。中国大陆的材料企业也在密切跟踪这轮扩产。由于EUV光刻胶技术仍受制于海外,日本企业的扩产在短期内可能进一步扩大技术壁垒,使国产替代压力增大。
未来,随着AI发展对于芯片要求的提升,还会有更多的上游企业开始同时“卷”技术和产能两条赛道,更多的产业链关键节点都会为了不掉队而殊死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