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亿美元牵手IREN云,微软扩大AI算力版图

近期,微软与澳大利亚公司IREN签下一笔价值97亿美元的云计算与GPU芯片合作,其中包括20%的预付款。IREN将在五年内向微软提供英伟达GB300 GPU的使用权。到2026年,IREN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柴尔德里斯县的750兆瓦园区将分阶段部署GPU,同时交付新的液冷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将共同支持200兆瓦的负载。
IREN——这家曾经的澳大利亚矿业公司——近两年完成了彻底的转型。它从挖矿转向“挖算力”,在美国德克萨斯和加拿大魁北克等地建立了大规模数据中心,能源主要来自清洁电力。在这笔交易宣布后,IREN的股价盘前涨幅达到20% 。
这不是微软第一次大手笔采购GPU。近期,微软已经与Lambda 、CoreWeave 等公司签下类似协议,借助外部合作快速扩展其AI云容量。
IREN和微软的焦虑
IREN的前身是一家专注可再生能源进行比特币开采的企业,早在2021年就布局清洁电力体系。它在德州和加拿大拥有可再生能源供电的数据中心,这意味着其GPU算力具备更高的能效比和更低的碳排放。微软在2030年实现“碳负排放”的目标中,急需这种“绿电+算力”的组合。
此外,IREN在供应链上展现出的灵活性也是微软看重的关键。它并不依赖传统数据中心模式,而采用模块化GPU集群架构,可以快速部署、快速扩容。据路透报道,IREN将为微软部署大量NVIDIA GB300系列GPU,这些芯片将成为下一代AI模型训练的底层支撑。
IREN提供的不仅仅是机器,而是一整套“电力到算法”的可持续算力系统。微软与其合作,既能缓解自建数据中心的能源压力,又能确保在GPU供应紧张的全球市场中抢占资源先机。
当AI的火焰越烧越旺,微软的焦虑也越来越深。
从ChatGPT到Copilot,从Azure AI到GitHub AI,微软几乎将所有业务都绑上了AI引擎。然而,这种爆炸式增长背后,隐藏的是一个看不见的瓶颈——电力与GPU短缺 。
公开资料显示,微软正通过多渠道获取GPU资源,其中大部分来自英伟达。
但即便如此,依然无法满足训练更大模型的需求。与此同时,美国多地的电力负荷已接近极限,尤其是德州地区的能源供需紧张,使得微软不得不寻找具备独立供电体系的合作方。
总结起来,对微软而言,与类似IREN,CoreWeave,Lambda等公司合同的核心收益在于:
稳定GPU供应链 :通过部署,微软锁定了一批高性能英伟达GPU集群。
缓解电力压力 :这些公司清洁电力体系大幅降低能耗成本。
加速AI服务扩展 :Azure、Copilot和OpenAI的算力需求将获得长期支撑。
IREN正好提供了这样的解法。它在德州拥有可再生能源电厂和GPU数据中心,电力成本较传统城市区域更具竞争力,并能在碳排放上满足微软的ESG要求。
之所以具备这种能力,就不得不提IREN的发展历程。几年前,这家公司还叫Iris Energy,主营比特币挖矿。当加密货币市场崩溃后,它开始将挖矿机房改造为AI数据中心,并将电力直接接入NVIDIAGPU集群。这种转型让IREN在2024年成功抓住了AI计算的风口。
据公开资料,IREN的数据中心电力容量已超过2GW ,并计划继续扩容。公司官网显示,其“Power Secured”容量约为2,910兆瓦。这相当于一个中型城市的电力消耗水平。
与微软的合作,让IREN一举跨入全球主要AI云基础设施提供商之列。为了和微软合作,公司还宣布将与戴尔(Dell)达成协议,以约58亿美元的价格购买GPU及配套设备。
这不仅让IREN拥有了长期的现金流支撑,也让它在AI时代找到了新的身份——一个由矿企进化为“能源—算力融合体”的新时代基础设施公司。
IREN首席执行官Daniel Roberts表示,公司一直认为主要的超大规模云服务商(hyperscalers)是天然的合作伙伴。随着他们的运算需求和我们的AI云能力同步增长,这些合作的可能也在加大。
总体来说,这次合作双方算是各取所需,微软稳固了自己的供应链,而IREN也敲开了AI世界的大门。基于目前的市场现状,未来类似的合作,恐怕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