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

用国产芯片电费减半,国内为数据中心出台政策

作者: 预见大模型 AI芯片 AI电力 #AI芯片 #AI电力

原文链接: https://www.yjnt111.top/article/1017

近期《金融时报》报道,中国部分地区已经出台政策,开始对使用国产芯片的数据中心提供电费补贴,最高降幅可达50%。

特别是贵州、内蒙古等边远但电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尤其有动力进行此类补贴。这些地区已经成为了数据中心集中分布地区。为吸引大型数据中心落地,部分地区的补贴足以覆盖数据中心约一年的运营成本。这些省份的工业用电单价较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低约30%,叠加最新补贴后,电价将进一步降至每度0.4元。

这背后,是国家推动“算力国产化”和“能耗结构优化”的双重目标,也是面对全球AI算力竞争时,中国在供应链层面的一次策略性调整。

从电价到芯片:中国式AI加速的底层逻辑

有别于美国AI巨头自建数据中心的经营模式,很多国内大厂更趋向于租赁数据中心的算力,以训练AI。但随着AI竞争的白热化,更多的公司也已经开始筹建自己的数据中心了。

也正因为此,中国的AI产业,已进入算力与能源双约束时代。AI训练消耗的能源极为庞大:一个大型AI集群的年耗电量可达数亿度。而高端进口GPU价格高昂,加上美国的出口限制,使算力成本居高不下,能源与芯片双重约束成为AI扩张的现实壁垒。

但同时,如果使用国产芯片,则耗电量将远超使用英伟达等进口芯片,这也大大增加了很多企业建设数据中心的成本。

在这种背景下,给使用国产芯片的数据中心降电价,就成了非常重要的配套政策。它降低了国产芯片的使用门槛,也以政策配合市场的方式强化了技术自主性。

由于自然资源和人口分布等原因,东部地区因能耗指标趋紧,数据中心扩建受限;而贵州、宁夏、内蒙古等地凭借清洁能源和电价优势成为新焦点。此次电费补贴,是这种能源分布逻辑下的自然延伸。

贵州是这一轮政策实验的典型样本。当地电价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数据中心产业早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点。以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为例,其在贵州建设的大型数据中心承载着海量AI训练与云计算任务。当这些中心部分采用国产AI芯片后,电费补贴的作用将进一步放大。若电费支出下降50%,一个中型AI集群的年度支出可节省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

这意味着国产AI芯片在算力成本结构中的“经济性”得到显著改善。同时在英伟达GPU供应紧张、价格高企的环境下,国产芯片(如寒武纪、壁仞、燧原等)也可能通过整体拥有成本的优势获得更多测试和部署机会。

在算力,芯片和电力这三个当下AI竞争的关键因素中,电力是中国优势最大的一个环节。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电网,发电量也连年稳居世界第一。如何利用这个单点优势,去撬动AI整体的发展,进而带动算力和芯片的发展,这将是下一个阶段,中国AI行业内最值得思考的事情。

© 2025 AI资讯 - 用冷静的智慧预见下一个未知

京ICP备2025144713号-1

主体备案单位:北京预见花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