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M9新材料浪潮:哪些公司站上产业链核心?
近期,英伟达宣布在其即将发布的Rubin系列产品中,全面采用M9材料,这一决定不仅刺激了整个AI硬件产业,更是进一步确认了M9材料在AI算力竞赛中的核心地位 。
预计2026年下半年,英伟达将推出Rubin系列产品,其中包括CPX和Midplace的PCB(印刷电路板,指用于支撑和连接电子元件的板材)将采用M9材料。甚至,英伟达正在评估将M9材料应用于Compute(计算单元)和Switch Tray(交换托盘)的可行性,预计将在11月底做出最终决定。
这一消息意味着,全球PCB将迎来新一轮的升级,而M9材料正是推动这一变革的核心力量。
一、M9材料
那么,M9材料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M9并不是单一物质,而是一整套高端印制电路板的基材解决方案。它的核心组成包括超低损耗石英纤维布(Q布,指由高纯度石英砂制成的纤维布,主要用于高端PCB材料)和特种高性能树脂。据业内资料,一类高端M9的介电常数低至2.8,损耗因子控制在0.0005以内,这意味着它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具有极低的损耗,能够快速而稳定地传递数据。
这对于像英伟达这样需要处理海量数据的AI算力系统至关重要。在AI算力的竞争中,已经不再仅仅是晶体管的纳米技术在决定算力的极限,而是PCB材料的性能 ,特别是像M9这样的高端材料,正在为AI硬件的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产业链
M9材料并非一个孤立的技术,它的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产业链结构。从上游的核心原材料,到中游的覆铜板加工,再到下游的PCB制造,每一环节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
1. 上游材料:石英纤维布与树脂的紧缺
产业链的最上游,首先要提的是石英纤维布(Q布)。这类材料在M9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地位堪比半导体行业的“光刻胶”(光刻胶是用于制造半导体芯片时的关键材料,用于图案转移)。目前,全球石英纤维布的产能高度集中,主要依赖日本的日东纺织、法国的圣戈班等几家巨头。国内可以实现高端石英纤维布量产的企业是菲利华,其全球市占率约15%,国内市占率超过60%。
然而,AI需求的爆发性增长早已超出了现有的产能规划,石英纤维布面临“供需紧张”的局面 。这种紧张背后,是石英布的制造工艺极其复杂,从高纯度的石英砂熔融、拉丝到织布,每一步都要求精密操作。随着AI需求的迅猛增长,现有产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直接导致了供给压力的加剧。这一供给瓶颈 使得石英布成为M9材料产业链中的“瓶颈”,而正是这一环节的紧张,决定了整个产业链能否稳定运行。
同时,石英布的紧缺并非唯一挑战,匹配石英布的特种树脂 (如改性PTFE、LCP等,指特种高性能树脂材料,用于提高电子产品的耐高温性、强度和稳定性)以及超低轮廓铜箔(HVLP)也同样面临供给瓶颈。它们是M9材料成功应用的另一大关键。
2. 中游加工:覆铜板的“魔术师”
在产业链的中游,覆铜板厂商 (覆铜板是指基于纤维布的电路板,其中铜层通过电镀、涂覆等工艺附着在基材上)承担着将石英纤维布、树脂和铜箔转化为高性能M9覆铜板的任务。这个过程中,材料配方、工艺控制和规模化量产能力至关重要。
全球领先的覆铜板制造商如台光电、联茂、台耀 等,在这一领域深耕多年,为高端AI应用提供了稳定的技术支撑。而在国内,像生益科技 等企业紧随其后,力图在M9的浪潮中抢占一席之地。
3. 下游制造:PCB厂商的极限挑战
在产业链的最下游,PCB厂商如胜宏科技、沪电股份、深南电路 等,将M9覆铜板加工成最终的产品:AI加速卡、服务器主板和交换机等。这些终端产品是M9材料从技术到应用的关键落地环节。
然而,对于这些下游厂商来说,面临的挑战极为严峻。AI服务器板件的层数动辄超过40层,某些板卡的层数甚至接近80层 ,这对层间对位、压合精度和制造工艺的要求已达到了极限。此外,AI算力硬件对材料的精准度要求也非常高——每一层、每一个微孔,都必须精确控制,这不仅考验PCB厂商的技术实力,也考验设计和制造的深度融合。
三、M9材料的市场潜力:一场千亿级的材料革命
到目前为止,业界普遍认为,英伟达 从2025年开始逐步推向市场的Ada Lovelace架构,到2027年全面铺开Rubin Ultra平台,M9材料的市场空间有望 冲击1400亿元人民币 。而这个市场空间,只是英伟达一家公司的需求,也就是说是保守估计下。
预计未来,除过英伟达,AMD、英特尔到各大云厂商的AI芯片,也会陆续踏上使用M9或同等级材料的道路。
这意味着,M9材料不仅是英伟达的专属材料,它正在成为全球AI硬件产业的标配,整个产业链的需求将继续放大,市场空间很可能突破千亿级别 ,这场材料替代的浪潮已经迫在眉睫。
四、产业链个股梳理
在M9材料的产业链中,多个关键个股将直接受益于这一材料替代的浪潮 ,以下是部分企业的简要梳理:
· 胜宏科技 :首个通过Rubin架构M9级正交背板验证的供应商,技术壁垒高,深度绑定M9高端PCB订单。
· 生益科技 :全球覆铜板市占率第二(12%),是M9芯片配套PCB的核心基材供应商,技术与产能规模领先,深度绑定高端电子材料需求。
· 金安国纪 :覆铜板全球市占率排行前十,聚焦中高端覆铜板生产,产品适配M9相关PCB制造,受益算力硬件材料需求扩容。
· 南亚新材 :规模效应突出,高频高速覆铜板技术深厚,为M9产业链提供关键基材支持。
· 华正新材 :布局服务器、通信领域覆铜板,产品性能满足M9芯片配套PCB的高要求。
· 超声电子 :高端HDI板用覆铜板优势明显,M9相关高端PCB订单带动业务增长。
· 宏昌电子 :主营环氧树脂覆铜板,适配M9产业链基础材料需求,产能供应稳定。
· 宝鼎科技 :产品覆盖消费电子、工业控制领域,M9带动的算力设备需求提振业绩。
· 贤丰控股 :拓展新能源、高端电子用覆铜板,借M9产业趋势打开增长空间。
· 中英科技 :专注高频通信材料,产品应用于AI算力设备,受益M9相关场景。
· 东材科技 :电子级碳氢树脂产能排行较前(3700吨/年),是M9芯片封装材料关键原料供应商,产能垄断性强。
· 世名科技 :电子级碳氢树脂产能较高(500吨/年),技术适配M9高端树脂需求,国产替代空间大。
· 美联新材 :持股辉虹科技51%,后者是全国首家能生产流烯单体并应用于电子材料的企业,提供M9核心化学材料。
· 七彩化学 :持股辉虹科技31.5%,协同布局电子级危烯单体材料,技术稀缺性强,受益M9材料供应链。
· 中材科技 :第三代电子布已送样英伟达,产品性能对标国际高端,有望进入M9配套供应链。
· 平安电工 :第三代电子布已送样英伟达,在电子布高端化领域突破,M9相关订单或成业绩增量。
· 宏和科技 :极薄电子布国内量产进度第一,适配M9芯片高集成度PCB的轻薄化需求,技术领先。
· 中国巨石 :电子布销量排行较前(8.75亿米),规模效应显著,为M9产业链提供充足电子布供应。
· 菲利华 :通过英伟达认证,产能被锁定至2026年,是M9材料关键供应商,订单确定性极强。
· 国际复材 :电子布销量较高(2.15亿米),产能规模优势突出,受益M9带动的电子布需求增长。
· 铜冠铜箔 :HVLP4铜箔进度较快,已通过下游全流程测试,适配M9芯片高功率PCB的导电需求。
· 德福科技 :HVLP4铜箔进度较快,技术满足M9高端PCB的高电流、低损耗要求,量产在即。
· 鼎泰高科 :PCB钻针全球市占率排名较前,为M9相关PCB制造提供核心加工设备。
· 大族数控 :主营钻孔机,M9带动的PCB产能扩张提振设备需求。
· 芯碁微装 :直接成像设备技术领先,适配M9高端PCB精密制造。
· 东威科技 :电镀设备性能优异,满足M9产业链PCB高精密电镀需求。
· 联瑞新材 :M9材料中填料体积占比达70%,产品球形度>98%,为M9芯片封装提供关键填充材料。
五、结语
从石英纤维布到覆铜板,再到最终的PCB制造,每一环节都至关重要。M9材料,正是这一产业链中的“隐形引擎”,推动着AI算力硬件的革新。
在未来的AI算力之战中,M9材料将成为全球算力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进一步爆发,M9材料将持续引领产业革新,成为推动AI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力量 。
AI算力的革命才刚刚开始,而M9材料,必将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