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

钍基熔盐堆突破!下一个能源风口,可能就在中国

作者: 预见大模型 热门 AI电力 #AI电力 #热门

原文链接: https://www.yjnt111.top/article/1047

中国科研界又传出一条重磅消息——我国在甘肃民勤建成的钍基熔盐实验堆,正式实现“钍铀转化”,成为目前全球唯一在运的钍燃料熔盐堆 。这意味着中国在核能技术上率先进入第四代阶段,也意味着一种更安全、更高效的能源形式正从实验室走向现实。

所谓“钍基熔盐堆”,说白了,就是用熔融的盐来代替水作为冷却剂,用钍代替铀作为燃料。传统核电厂相当于一个高压锅,依靠高温高压的水蒸气驱动涡轮发电;而熔盐堆则是一个常压“熔岩锅”,不需要高压容器,也能显著降低爆炸风险。更关键的是,钍资源在地壳中分布广泛,中国储量居全球前列,用它发电燃料利用率更高、废料更少、可持续时间更长。

这项技术的推进速度也令人震惊。2020年,中国科学院团队在民勤启动建设;2024年6月实现满功率运行 ;如今,钍铀转化成功,真正意义上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下一步,科研团队还将推动60兆瓦示范堆建设,并计划在2035年前建成百兆瓦级商业堆。与此同时,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 已经启动核动力集装箱船的设计,目前仍处于方案验证阶段 ,这意味着未来不仅是电力系统,航运、工业、甚至数据中心都可能用上这种“钍能”。

对比海外,美国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正研究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供能方案,但受限于审批与安全标准,还停留在实验和规划阶段。到目前为止,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是唯一让钍燃料熔盐堆实现并网运行的国家

这项突破不仅是科研新闻,更是一场产业级的“连锁反应”。上游的钍矿开采、熔盐制备、耐高温材料和专用阀门;中游的反应堆设计与制造;下游的核电工程和设备供应——整个核能产业链正在被重新激活。对于核电装备制造、特种材料、工程建设等领域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增长起点。

与此同时,另一条能源路线——核聚变,也在被中国加速推进。不同于钍基堆的裂变能,核聚变是“氢与氢”的结合,被称为人类的终极能源。合肥、江西、环流三号(HL-3)等地的实验装置已经陆续启动项目招标和设备建设,虽然商业化仍需十年以上,但其潜力堪比“无限能源”。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钍基熔盐堆的成功不仅是一项科技成果,更是国家能源战略的一次质变。它让中国在能源安全、低碳转型和未来核电竞争中拿到了主动权。

未来,我们使用的电力、驱动的船只,甚至支撑AI算力的数据中心,很可能都来自这场悄然燃起的“钍之革命”。

© 2025 AI资讯 - 用冷静的智慧预见下一个未知

京ICP备2025144713号-1

主体备案单位:北京预见花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