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

三季报之后如何抉择?(上) 

作者: 叶荣添 顶级公司 热门 #顶级公司 #热门

原文链接: https://www.yjnt111.top/article/1052

近期,尽管各大公司的财报表现亮眼,但股市却持续下行,这一反常的现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有观点认为,这与出口增长有关,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市场的波动是机构撤退的信号。对于这一现象,我们不妨从更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尤其是聚焦在AI行业的主线趋势。

在股市的波动中,财报公布后的反应很大程度上与市场的情绪波动密切相关。财报一出,有人看好,有人看空,这是一种周期性的表现。当前的市场,泡沫论与非泡沫论的辩论相互交织。在这种情境下,投资者情绪的剧烈波动,往往导致市场价格出现较大的上下震荡。可以说,这一波市场反常波动,是由于“换血”现象的出现——部分游资和老机构可能因短期利润而撤离,而新的投资者则看好明年的市场前景,从而导致了十一月初的震荡局面。

对于很多业绩表现良好的公司,尽管财报利润翻倍,但股市的低迷表现依旧让人困惑。这是否意味着市场已经不再看重增长性,而是更多地关注性价比?

在此,我们可以借鉴A股与美股的区别。美股在财报公布之后,股价才会有反应,而A股则更早地在财报公布前,价格已经反映了市场的预期。这是因为A股市场较为不成熟,投资者更容易被短期的情绪所影响。财报发布后,市场的情绪波动和负面情绪的蔓延,可能会对价格造成较大的影响,导致股价并未如预期一样上扬。

从上周到最近几天,光模块到封装芯片几乎全线出现了调整,这是否意味着主升浪已经结束?

对此,我认为,这并非是主升浪的结束,而是一个中期休整的过程。当前行业依然处于婴儿期或少年期,不能用传统的估值模型来判断行业的高估或低估。我们不能单纯根据市值大小和价格高低来评判行业的发展潜力。AI行业的非线性增长,意味着未来的增长潜力远超传统行业。

我们现在应站在未来一年的角度来审视当前的行业,尤其是AI行业。我们要根据长期预期来做决策,而不是仅仅根据短期的波动和市场情绪来做出判断。与传统行业的估值方式不同,AI行业需要基于未来一年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现在所有的决策,审视这些决策是否正常。

那么,站在2026年的视角来看,当前阶段是否已经达到了阶段性的顶部?

我认为并不存在所谓的“顶部”。要等到行业的天花板显现时,才可以谈论顶部的问题。从目前来看,AI行业的每一个细分产业都还没有触及天花板。例如,服务器行业即使在下个季度市值接近2万亿,依旧无法确定行业是否已达到天花板。很多人认为,行业的市值接近茅台时就意味着顶点,但我们必须警惕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继续看高订单和强劲的增长,市场的天花板仍然遥不可及。

如今,很多人心态不稳,认为行业已经到了顶点。但从长远来看,AI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依然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当前应继续坚持当前的投资策略,而不是因短期的波动或盈利而轻易改变方向。回顾从去年到现在,我们很多的投资者已经获得了八倍、九倍的收益,未来可能带来80倍、90倍的回报。即使仓位已满,依然应坚定持有。因为未来的增长,往往在短期波动之后迎来更大的回报。

在市场上,很多新的题材和边缘概念层出不穷,但我一直强调,我们需要坚持围绕AI的八大主赛道。这些主赛道并非随意选取,而是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的火车头。如果没有这些主线,后续的推动力量将会失效。在市场中,边缘题材尽管短期可能有些许上扬,但它们无法维持长期的增长。只有主线才能推动市场走得更远,就像没有光模块、没有液冷、没有PCB的支持,后续的市场行情是无法形成的。

AI周期是否结束?

我认为远未结束。AI行业的五大核心方向——算力、存力、运力、电力、智力,将推动超过300个细分产业的发展,也是由八大主线带动的,未来市场的潜力依然巨大。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如果不具备全面掌握所有细分产业的能力,可以继续关注我们推荐的八大赛道,这将是未来市场发展的主线,能够带动整个行业的长期成长。

© 2025 预见 - 用冷静的智慧预见下一个未知

京ICP备2025144713号-1

主体备案单位:北京预见花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微信扫码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