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

光模块成本对比:中际旭创如何在1.6T市场领先?

作者: 预见大模型 光模块 热门 #光模块 #热门

原文链接: https://www.yjnt111.top/article/1053

随着数据中心和云计算需求的急剧增长,光模块市场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特别是800G和1.6T光模块,它们代表着数据传输速度的未来。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两者的成本差异,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角逐。

800G光模块:主流市场的成本与价格

800G光模块是当前市场上最常见的产品,出货量最大。它的BOM(物料清单)成本大致在300至320美元之间。生产过程中,光模块需要经过贴片、打线、耦合组装和测试等步骤,良率损耗通常在10%到15%左右。综合这些因素,最终售价通常在540到550美元之间。

800G光模块BOM成本拆解

800G光模块的BOM成本主要分为两大类:EML(电光调制)方案和硅光方案。

800G光模块成本明细

EML方案

· EML芯片 :96美元(8颗)

· DSP芯片 :80美元

· TIA :20美元(2颗)

· 驱动芯片 :20美元(2颗)

· 探测器 :24美元(8颗)

· PCB :30美元

· 光学器件 :30美元

· 其他 :10美元

总计 :310美元

硅光方案

· 硅光芯片 :40美元(2颗)

· DSP芯片 :80美元

· CW光源 :14美元(4颗)

· TIA/驱动 :40美元(2颗)

· 探测器 :国产24美元,进口28美元(8颗)

· PCB :25美元

· 光学器件 :30美元

· 其他 :10美元

总计 :243美元

硅光方案的BOM成本明显低于EML方案,这使得硅光模块在利润空间上更具优势。随着技术进步,硅光方案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未来的市场将倾向于硅光。

1.6T光模块:更高带宽,更多挑战

随着带宽需求的进一步提升,1.6T光模块开始成为市场的焦点。虽然1.6T光模块的成本相对较高,但它具备了更大的数据传输能力,市场需求也在不断上涨。

1.6T光模块BOM成本拆解

EML方案

· EML芯片 :192美元(8颗)

· DSP芯片 :130美元

· TIA :30美元(2颗)

· 驱动芯片 :30美元(2颗)

· 探测器 :30美元(8颗)

· PCB :35美元

· 光学器件 :35美元

· 其他 :25美元

总计 :507美元

硅光方案

· 硅光芯片 :70美元(2颗)

· DSP芯片 :130美元

· CW光源 :24美元(4颗)

· TIA/驱动芯片 :40美元(2颗)

· 探测器 :24美元(8颗)

· PCB :25美元

· 光学器件 :30美元

· 其他 :10美元

总计 :333美元

从成本结构来看,1.6T光模块的硅光方案依然显示出明显的成本优势,特别是在硅光芯片和CW光源方面。

总结

在市场竞争中,硅光技术正逐步取代EML技术,尤其在短距离传输上,硅光的低成本、高效能优势更为明显。随着技术进步,硅光模块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市场份额也会不断增加。然而,EML技术在长距离传输中仍占据一定优势,特别是对于超过2公里的应用场景,EML仍将占有一席之地。

据市场估计,到2026年,随着成本的不断下降,1.6T光模块的厂商们预计会继续降低价格。EML方案的价格可能会降到1000美元左右,而在硅光方案方面,中际旭创的价格可能定在800美元左右,其他EML厂商可能会定价在900美元。这意味着,硅光方案的性价比更高,预计会吸引更多的市场份额。

对于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来说,其在硅光技术上的领先布局让它在市场中占据了先机。公司计划到2026年产出1000万支800G光模块,并开始生产1.6T光模块。预计1.6T光模块中,75%将采用硅光技术,剩余部分使用EML方案。

目前,中际旭创绑定的部分产能情况:

· Tower公司 :中际、新易盛已锁定Tower公司2万片晶圆产能(Tower公司总产能为3.5万片),这些晶圆将用于生产硅光芯片。

· 住友 :中际旭创已锁定住友1500万颗1.6T芯片的产能,这些芯片可用于生产约90万支800G或1.6T光模块。

· Lumentume :中际旭创已锁定Lumentume 1200万颗1.6T EML芯片的70%以上份额,预计可用于生产约100万支1.6T光模块。

中际旭创的优势在于,硅光芯片的生产门槛低,且扩产较为灵活。通过其他公司合作,确保了硅光芯片的稳定供应,这让中际旭创在供应链上占据了有利位置。相比其他厂商,它在产能扩展和生产调度方面具有更大灵活性,能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随着1.6T光模块市场需求的激增,硅光方案的生产难度较低,且厂商扩产速度较快,预计2026年全球1.6T光模块的市场需求将达到2000万只以上。

整体来看,随着硅光技术逐步成熟,光模块市场的竞争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谁能在成本控制、技术创新和产能扩展上走在前面,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 2025 预见 - 用冷静的智慧预见下一个未知

京ICP备2025144713号-1

主体备案单位:北京预见花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微信扫码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