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

国产GaN站上风口:英诺赛科杀进英伟达核心供应链

作者: 预见大模型 高端材料 AI电力 #AI电力 #高端材料

原文链接: https://www.yjnt111.top/article/1123

如果把今天的AI数据中心比作一座高速运转的城市,那么算力芯片是“发动机”,而电源系统就是给整座城市供能的“电网”。

过去几年,大家关注的几乎都是 GPU、算力、HBM,但真正决定数据中心能不能撑住 AI 泵量的,还有一个更不起眼的环节——电源。

就在这股电力升级浪潮中,一家来自中国的功率半导体公司杀进了英伟达核心供应链:英诺赛科(Innoscience)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这家公司,是因为它接连推出用于数据中心的 GaN(氮化镓)高功率方案。最近,它又发布了一款 1.2kW 48V GaN 多相降压电源方案 ,被一些工程师评价为“把 PUE 再往前推了一截”。

一、英诺赛科是什么公司?为什么它总被提到?

英诺赛科是一家专注功率氮化镓(GaN)器件的企业,从工艺、设计、制造到封测全栈自研,是全球少有能“规模化量产 GaN”的公司。

它的特点有三个:

第一,做的是“功率GaN”而不是“射频GaN”。

前者是给电源、服务器、汽车等做高效供电的;后者常见于5G、雷达。功率GaN要求成本低、产能大,而英诺赛科的路线是“把GaN做得像Si一样能量产”。

第二,有自己的8英寸GaN晶圆厂。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 8 英寸氮化镓 IDM 企业,拥有完整的 8 英寸硅基氮化镓产业链,这是其当前的核心竞争力和战略重点。这也是它的行业壁垒。 GaN行业里多数企业靠外包,真正做到大规模生产的很少。

第三,产品已经进入数据中心、服务器、电源模块、新能源汽车48V架构等领域。

随着AI数据中心爆发,功率GaN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一句话总结:

英诺赛科是“AI算力背后的电源升级”中,非常关键的国产供应商之一。

二、什么是功率GaN?为什么AI数据中心急需它?

GaN(氮化镓)= 更省电、更小、更快、发热更低的“下一代电源芯片”。

相较于传统的 SiMOS(金属氧化物晶体管),GaN 有这几个突出特点:

① 转换效率更高 → 电费更省、发热更低

比如同样做一个降压电源,GaN 的损耗能比 Si MOS 少 20%–30%。

在 AI 数据中心这种“电都是按吨烧”的地方,光省下来的电费都是惊人的。

② 开关频率更高 → 电感、电容可以做得更小

这意味着整块电源板能做到小很多。

在机架服务器里,空间就是黄金,能省一点是一点。

③ 高功率密度 → 同样体积做更大功率

比如传统硅做 1kW 已经很吃力,但 GaN 做 1.2kW 轻松得多。

所以 AI 数据中心为什么迫切需要 GaN?

因为 AI 算力的电源系统正被压到极限。

现在的 AI 集群密度越来越高,一个机架动辄 30kW、50kW 往上,供电脱节、发热上升、PUE失控——这是行业普遍的痛点。

GaN 电源不是让算力更强,而是让数据中心不至于“热死”“撑不住”,本质上是基础设施补课。

三、理解 PUE:为什么数据中心越来越吃不消?

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是评估数据中心能效的核心指标:

PUE = 总耗电量 ÷ IT 设备耗电量

如果 PUE=2.0

→ 意味着 IT设备用 1度电,

→ 额外还有 1度电被浪费在空调、转换损耗等地方。

当 AI 服务器数量爆炸时,这个数字会迅速飙升:

· GPU 的热设计功耗(TDP)暴涨

· 电源转换次数更多

· 传统 Si 电源效率受限

· 冷却成本上升,散热压力巨大

这就是为什么最近行业频繁讨论:

“AI 大模型训练不是缺芯片,是缺电。”

PUE 过高=浪费的钱更多,机房扩容更难,算力成本更高。

而英诺赛科的 48V GaN 方案,就是针对 PUE痛点推出的产品。

四、英诺赛科的 1.2kW GaN 方案到底厉害在哪里?

英诺赛科最新发布的是一套 48V → 12V/100A  的多相降压方案,用在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的供电链路上。

亮点集中在三个维度:

1)效率高得不正常:峰值 98.1%

对比一下传统方案:

· 硅方案一般 96%–97%

· 英诺赛科 GaN 方案 98%+

别小看 1 个百分点,它在实际机房里的效果极其夸张:

每提升 1% 效率,热损耗下降 30% 以上。

热少了:

· 空调压力小

· 冷却成本下降

· PUE更容易压下去

这就是为什么行业的人说:

“一个百分点就是一场战争。”

2)体积做到了非常小:功率部分只 48×12mm

这意味着同一个机架里,你可以塞下更多的:

· 电源模块

· 加速卡

· 存储模块

真正帮服务器厂商“挤出空间”。

GaN 的小体积优势,是硅很难追上的。

3)散热表现大幅好于 Si:热点温度低 15℃ 以上

这是四个因素叠加的效果:

· GaN 本身损耗低

· 四相交错 Buck 降低电感温升

· 双面散热封装提升热扩散

· 高频磁材减少发热

对机房来说,散热是硬成本,而这套方案的效果非常直接:

同样功率,散热设备成本能明显减少。

也就是说,GaN 不只是省电,连“制冷费”也一起少了。

五、英诺赛科的财务表现如何?成长性是否匹配行业热度?

下面这部分是基于英诺赛科2024全年和2025前三季度财务数据的分析,整体趋势如下:

① 收入保持高速增长(30%–40%区间)

原因有三:

· GaN 在快充、电源、服务器等领域渗透加速

· 服务器、数据中心订单增长明显

· 48V 架构在汽车、工业场景上量

② 毛利率保持高位

GaN 是高附加值器件,英诺赛科自制产线带来了稳定的成本控制能力,因此毛利率相比传统功率器件厂商更高。

③ 研发投入大(占比约 18%–20%)

GaN 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封装、驱动IC、磁性材料都需要长期研发投入。高研发费用也意味着公司处于扩张期。

④ 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随着订单规模放大、产线利用率提升,净利率明显改善,典型特征是“规模效应开始显现”。

一句话总结:

财务表现符合一个高增长功率半导体公司的典型曲线:收入快、研发高、盈利爬坡中。

这也是为什么机构会开始关注。

六、美银证券首次覆盖英诺赛科:给出“买入”评级,目标价 108 港元

美银证券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为三点:

① 行业逻辑:GaN 正进入“量产加速期”

尤其是三个关键领域:

· AI 数据中心电源升级

· 新能源汽车 48V 辅电系统

· 工业/通讯电源小型化趋势

这些都是真实、持续的需求。

② 公司逻辑:英诺赛科具备“规模化 GaN 制造能力”

这是最大的壁垒。

不只做设计,公司自身掌握晶圆制造、封装、驱动IC,是行业里少见的全流程玩家。

③ 产品逻辑:数据中心升级将带来放量

这次 1.2kW GaN 方案是机构特别关注的亮点,因为:

在 AI 大模型驱动下,数据中心供电侧的迭代速度正在被迫加快。

GaN 的渗透率可能因此出现“跳跃式提升”。

七、写在最后:AI电源升级是一条长期赛道,英诺赛科正站在一个关键节点

很多投资者对 AI 行业的理解仍然停留在 GPU、HBM,但全球正出现一个重要趋势:

算力增长不是瓶颈,供电与散热才是。

这意味着:

· 电源系统

· 48V 架构

· 高效率 GaN 器件

· 小型化高密度电源模块

会成为未来 3–5 年最确定的建设方向。

英诺赛科的优势在于:

· 全链路 GaN 自研制造

· 核心器件持续迭代

· 明确切入数据中心供电路线

· 行业需求长期确定且高增速

但投资者也要注意:

· GaN 行业竞争逐步加剧

· 半导体行业波动大

· 新技术的放量需要时间

· 机构估值基于“成长预期”,并非短期行情保证

总体来看,英诺赛科正处在“行业快速上行+产品持续迭代”的窗口期,1.2kW GaN 方案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AI 电源革命正在到来,而这家公司已经开始押注并兑现产品能力。

© 2025 预见 - 用冷静的智慧预见下一个未知

京ICP备2025144713号-1

主体备案单位:北京预见花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微信扫码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