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应用暴走两天:只是开始,还是拐点?
AI应用这条线,最近两天彻底被“点火”了。
Sora概念、Kimi概念、Web3.0、ChatGPT概念、AIGC等方向几乎包揽概念涨幅榜的前排。宣亚国际、榕基软件、格尔软件、福石控股、元隆雅图、浪潮软件、视觉中国、魅视科技、值得买、光云科技等公司纷纷获得资金抢筹,盘面上已经形成“应用端全面开花”的格局。
一边是华为直接把行业痛点掐住了脖子。
华为拟在11月21日 推出一项面向GPU(图形处理器)、NPU(神经网络处理器)的算力管理技术,目标是把行业普遍30%–40% 的算力利用率,提升至约70% 。核心在于以软件重构资源调度,把GPU、NPU统一成“一盘棋”。
另一边,阿里终于不再绕弯子,开始对C端开刀了。
阿里宣布移动端“通义”将更名为Qwen 并开启公测。这次不是简单改名,而是全面推进“智能体(AIagent)”战略:未来数月内,淘宝等核心场景将陆续接入智能体,将导购、搜索、推荐全面AI化。
这意味着阿里把AI从“技术展示”推向“日常入口”。
当底层算力效率被提升、前端入口被巨头强推,AI不再是PPT,不再是“看个热闹”的概念,而是真正进入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技术突破+巨头推动=赛道拐点。
AI的发展已经跨过“能不能用”的阶段,现在进入“你不用也得用”的时代。
下面,我们逐一梳理产业链中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公司,把关键方向和结构讲清楚。(注:考虑到篇幅与聚焦逻辑,可能会有遗漏,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一、AI应用概念股梳理
1.AI视频
当虹科技、网达软件、信雅达、万兴科技、易点天下
2.AI语音
科大讯飞、云从科技、汉王科技、拓尔思
3.AI制图
万兴科技、浙文互联、视觉中国
4.AI广告/AI营销
蓝色光标、易点天下、利欧股份、福石控股、天龙集团、智度股份
5.AI展馆
丝路视觉、凡拓数创、米奥会展
6.AI数字人
天娱数科、凡拓数创、捷成股份、天地在线、二六三
7.AI电商
焦点科技、万事利、中嘉博创、值得买
8.AI教育
科大讯飞、康冠科技、方直科技、世纪天鸿、佳发教育、奋达科技、新开普、豆神教育
9.AI搜索引擎
三六零、昆仑万维、岩山科技
10.AI编程
科大国创、中科创达、科大讯飞、金现代、盛通股份
11.AI体育
力盛体育
12.AI玩具
实丰文化、奥飞娱乐、荣信文化
13.AI大模型/综合型玩家
润达医疗、三六零、昆仑万维、科大讯飞、云从科技、拓尔思、汉王科技、卫宁健康、丽尚国潮、因赛集团
二、部分代表公司介绍
下面这八家,是在落地能力、商业化、场景广度和壁垒上较具确定性 的。
①三六零:AI搜索+AI安全的前排玩家
三六零的根本盘子是安全、搜索和庞大的C端流量池,既掌握入口也掌握数据,是国内少数能把大模型直接扔进用户场景、并在安全领域形成技术壁垒的公司。
方向:AI搜索/AI安全/大模型应用
亮点:
10月AI搜索月活跃用户(MAU)超1200万, AI相关项目金额逾3亿元
安全大模型漏洞识别准确率约98% (公开测试集口径)
三六零在国内C端入口级AI应用中,是领先者之一 。用户量是真实的,商业化也在快速推进。
②科大讯飞:语音与AI教育双壁垒,短期内竞争者有限
讯飞的本质是一家深耕语音技术与教育体系的AI基础型公司,依托语音识别、教学场景和政府端应用长期积累,形成了“技术+渗透率+刚需场景”三线联动的护城河。
方向: AI语音/AI教育/大模型
亮点:
AI教育覆盖全国3.2万所学校
医疗肺结节识别在公开评测集达到约98.2%(星火大模型)
③万兴科技:AIGC创意软件的全球级玩家
万兴是一家做全球创作工具的软件公司,产品覆盖视频剪辑、绘图、创意生成等赛道,核心模式就是“做工具、卖订阅、收美元”,因此在AIGC时代天然占据结构性优势。
方向: AI视频/AI创意工具/AIGC绘图
亮点:
海外订阅体系成熟,核心产品Filmora、Wondershare系列在全球创作者社区保持长期高活跃度
AIGC功能深度集成于剪辑、绘图、文档等工具矩阵,形成多产品协同效应 ,用户粘性持续提升
全球化收入结构稳定,具有国内稀缺的“出海级软件公司”属性
④蓝色光标:AI营销规模化落地的代表
蓝标是典型的营销服务商,但在AI时代率先把广告制作、投放链路与智能体结合,通过工具化能力提升效率,是传统广告行业中最早吃到“AI降本增效”红利的公司。
方向: AI广告/AI营销/智能体
亮点:
BlueAI平台累计孵化136个智能体(AIAgent)
AI驱动业务收入(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达到24.7亿元
生成式广告素材的制作成本在项目实证中降低约70%
多项AI营销业务的客户留存率提升至约85%
⑤丝路视觉:AI数字视觉领域的技术型选手
方向: 数字视觉/AI展馆/虚拟展示
亮点:
深度参与多项国家级展馆、重大工程与文旅项目 的数字化建设,具备行业头部项目经验
在三维视觉、数字孪生、虚拟展示等方向形成内容+技术+场景 的综合能力,AI落地优势明显
具有较强的项目交付能力与长期客户粘性 ,在文旅、展览、会展等高壁垒场景中持续受益
⑥天娱数科:数字人商业化走在前列
天娱的主业是数字人与虚拟内容制作,本质是一家内容生产与技术结合的企业,通过自研模型与虚拟IP运营,切入直播、广告、文旅等具备强商业化能力的场景。
方向: AI数字人/AIGC内容
亮点:
数字人业务增速显著,相关收入在2025年实现同比约+50%
旗下“Meta天妤”等虚拟IP在广告、直播、文旅等场景具备可规模化的商业价值
自研企业级大模型驱动内容生成效率提升,形成内容+模型+场景 的闭环能力
⑦焦点科技:跨境电商的AI加速器
焦点科技主营跨境电商基础设施,核心在于为大量出口型企业提供撮合、营销和工具服务,AI加持后,平台的导购、推广、转化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是外贸数字化的重要入口。
方向: AI电商/智能导购/AI营销
亮点:
“中国制造网”已上线AI导购、智能营销 等功能,覆盖大量外贸企业
2025年以来核心业务保持高景气,跨境工具与AI服务协同推动营收稳步增长
深耕外贸基础设施超20年 ,在中小出口企业中具备显著平台黏性与行业壁垒
⑧润达医疗:医疗AI最早走向真实商业化的企业之一
润达从医疗服务体系切入,长期覆盖医院的检测、信息化、诊断等环节,是最早把AI模型真正落到医院端、并在影像与病理诊断等高价值场景实现商业化的公司之一。
方向: 医疗大模型/AI诊断
亮点:
AI辅助诊断系统已在全国200+家三甲医院 落地(累计口径)
与DeepSeek合作推进医疗大模型研发,在影像、病理等高价值场景率先应用
深度绑定医院端渠道,具备准入门槛高+场景刚需 的长期商业化优势
三、结语
当华为提升底层效率、阿里推进前端入口,整个应用层的兑现速度会被快速拉高。
未来几年所有科技主线都会变化,但这一条确定性上行的逻辑 不会动:
AI应用落地。
不过——趋势再强,也永远不是没有风险的 。
AI应用的逻辑,依然要警惕以下几件事:
第一,技术落地的节奏可能不如情绪预期那么快。
产业真需求会来,但不等于“每个季度都在爆发”。
应用渗透可能会出现阶段性波动。
第二,C端AI的留存、使用频次、用户教育都需要时间。
今天大家愿意尝鲜,但真正成为“日常习惯”仍需要产品持续打磨。
第三,商业化路径各不相同,有些赛道容易变现,有些则需要更长验证期。
广告、电商能立刻看见效果;教育、医疗则要靠政策、准入和迭代。
第四,巨头入场意味着机会更大,也意味着竞争更强。
入口被定义、标准被重做,中小玩家必须证明自己的“不可替代”。
换句话说——
AI应用的趋势没问题,但节奏永远不会是直线。
这不是让你降低预期,而是让你在看对方向的同时,也能把节奏踩稳。
方向对了,短期波动只会是门票;
方向错了,所有“稳定收益”的幻想都是陷阱。
而这一次,AI应用这条主线,就是未来几年值得坚定跟踪的方向之一。